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配角院士”钟世镇

2009-12-24 17:3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如果累了,就在摆放着尸体的桌子边上,拼两把椅子睡一会儿。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虚拟人之父”的钟世镇院士,就这样几十年不知疲倦地从事着自己的“配角学科”

  “请不要再叫我‘虚拟人之父’。作为一名解剖学者,我只是为那些治病救人的一线外科医师们,担当过‘配角’而已。”

  在8月25日下午举行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颁奖会上,已是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研究所教授钟世镇摘得最高奖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位率领科技人员奋斗在重大前沿性学科的耄耋老人身上。而他,却只是把自己定位成“配角”。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的学问

  钟世镇,广东梅州市五华县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为清末秀才。他早期的求学经历非常特别,土洋参半、中西合璧,幼年在私塾中熟读四书五经,中学又在传教士创办的学校接受自然科学教育。如今钟世镇倾心科技,自然是受到西式教育的影响,而骨子里面,依然是抹不去的东方传统烙印。

  钟世镇有句名言:“肯替别人着想是第一等的学问。”他说在学术上,临床解剖学被看作是个“配角”,自己就一直是个配角。钟院士说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闪光点是获得6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是,只有一个是以他为第一作者的,其他的他都是“配角”。

  没有人曾统计过,多少人的断指是因为有了钟世镇的研究而被再植。钟世镇和他的团队很多成果都是在当配角的过程中,在为外科医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钟世镇院士告诉记者,解剖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甚至有人形容其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但是在钟世镇执著的努力下,这么“默默无闻”的学科却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2003年,钟世镇的课题组完成我国首例女“虚拟人”的数据采集:把一具女尸从头到脚横切成8556个人体横切面,然后对横切面拍照,再将数据录入电脑,合成三维人体,使我国成为继美、韩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数字人数据集的国家。此后,课题组又完成了“中国数字人男一号”的切片工作,拥有9200个横切面,最薄的切片只有0.1毫米。课题组至今已完成8个人体数据收集,所有资料都进行了人体三维立体重建,形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化虚拟人”。这些“虚拟人”一个重要任务是给外科医生“练手”:在给病人手术前,医生先在电脑上以鼠标当手术刀,试着做手术,借此发现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优化手术方案。

  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钟世镇依然认为,临床解剖学就要不怕当配角,不去抢“第一排的风光”。

  把冷板凳坐热才是本事

  解剖学者永远都是在幕后默默无闻地工作,钟世镇一辈子与冰冷的尸体打交道,他的双手泛着黄色,那是55年来被处理尸体的溶液泡的。

  55年里,10年助教,17年讲师,54岁评上副教授,60岁晋升为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开始承担国家863计划进行“数字人”研究。这就是钟世镇的人生履历。

  “能把冷板凳坐热,才是最大的本事。”钟世镇常常对学生们这样说。如何把冷板凳坐热,钟世镇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几十年来,钟世镇每天的工作安排如同钟摆一般准确:早晨6时多到实验室,中午12时左右离开,下午2时到,傍晚6时离开。直到现在,在解剖教研室门前的进出人员登记本上,每天第一个签名的都是同一个人——“钟世镇”。

  钟世镇谦逊地对记者说:“现在年龄大了,睡不了那么多,起得早就来得早些。我这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还算是个比较勤快的人而已。”

  如今的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室,发展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钟世镇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30多年前,解剖实验室还在暨大,每个周末,钟世镇都会骑着一辆老式的五羊牌自行车,从现在的南方医科大学一直骑到暨南大学做实验,一干就是一天。如果累了,就拼两把椅子睡一会儿,解剖的尸体就在旁边的桌子上。他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从事着自己的“配角学科”。

  临床解剖学作为一门默默无闻的“配角学科”,如何让这张“冷板凳”发光发热呢?钟世镇有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外科需要什么,解剖就研究什么。”他举例说,有的研究生在做课题的时候,用了很多先进的新技术,在他们的论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测验结果,但是他们的论文中只字未提这些数据和结果能够说明什么,解决什么?研究当然要创新,要应用先进技术,然而,如果不考虑科研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就会误入歧途。

  淡泊名利的大师风范

  在生活中,钟世镇曾两次让出教研室主任的位置,在著作署名、奖金分配等很多问题上也是甘当配角。

  钟世镇说:“现在,能够依靠个人努力取得重大成就越来越难,更多需要团队和他人的帮助,总要有人甘当配角。因此在和其他单位共同搞科研时,我主张不要作为第一作者,不作名利之争,与我们合作的人越多、越真诚,出成果的速度就越快。”

  钟世镇的学生李忠华,曾撰文深情地回忆了老师的悉心指导:“钟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亲自仔细修改文章,逐字逐句,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后来,送修的文稿,几乎都变成修订的红字了。我的写作能力,就是伴随着老师的批改,一步一步提高的。”在钟世镇手把手的指导下,这位军队卫生员出身的实验技术人员,主编、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走上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领奖台。

  一直以来,钟世镇似乎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当有机会申报成果奖时,他总是坚持让自己的学生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去申报奖项,而自己的名字却署在后面,或者干脆不署。从工作到生活,配角与他如影随形。

  “人体标本制作技术的研究”早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按规定申报人数不得超过5人,而他的科室里正好有5名年轻技术员,作为学术带头人,钟世镇在名单上删掉了自己的名字。

  对此,钟世镇有着自己的看法:“配角和主角并不重要。科学个人英雄的时代已经结束,协作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选择的研究方向都是一些交叉学科,更是要求协作。”

  他的学生、中山大学教授何蕴韶因此而受益。20多年前,正是钟老师坚持让他的学生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去申报奖项。这些奖项的获得,对何蕴韶后来申报基金项目和确立自己独立研究地位,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孔步亦步,孔趋亦趋”。钟世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与自己的老师一样,何蕴韶也连续三次把一位年轻博士推到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前沿,使这位年轻人在34岁时,以课题组长的身份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笑谈人生规律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一个人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太在乎名利。这就是钟世镇的人生观。

  钟世镇笑着说道:“凡事都有规律,比如人体血管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就是找出事物的规律,人生也有这样的规律。”

  对于人生的规律,钟世镇院士用自己做了一个比喻:“我爱好体育运动,中学时是校足球队的预备队员,大学时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期间参加过全军运动会,是成都军区羽毛球队的队长兼教练,曾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现在每天就只散散步。人生就是这样,我从队员到教练,现在已经不能上场了,只能做一个摇旗呐喊的观众,这也是人生的规律。以后如果走都走不动了,那我就坐着轮椅下围棋。”

  如今已是84岁高龄的钟世镇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看起来只有70多岁。他说:“我的养生之道是心态好,遇事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饮食习惯方面,他不吸烟,但“每天都喝一点点白酒,起到舒经活血的作用”。另外,“那些山珍海味我不爱吃”,他比较喜欢吃原汁原味的菜肴,红烧肉是他的最爱。

  面对这次200万元的奖励,钟世镇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这其中50万元是给我个人的,我们这个学科比较清贫,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我可以资助他们多出去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开开眼界。” 

(责任编辑:张弛)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