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作为医生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冷静

2010-04-13 09:30: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br><br>

  4月8-11日,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名心血管专家齐聚羊城,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开展讨论。“心血管疾病并非传染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可以做到可控的。”9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胡大一教授说。新闻发布会后,胡大一教授接受采访时无话不谈,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到医生的职业价值以及继续教育工作,多方面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作为医生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冷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胡大一教授


  “戒烟是减少和预防心肌梗死的根本途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作为医生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冷静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人群高发病,与年龄有关,也同时与个人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在中国,每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在逐年增长,在治疗上的医疗成本也随之逐年上涨。胡大一教授说:“心脑血管疾病本身不是传染病,它是不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源头,多种元素相关的疾病,两个环节,第一个源头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缺少运动,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太多,结构不合理。最后精神紧张,压力增大。在这四种情况下,吃的热量多不运动,必然肥胖,一胖得百病。从青少年的肥胖,到长大以后出现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这些危险因素。所以呢从四个不健康生活方式派生出五个危险因素:吸烟,吸烟既是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危险因素;然后呢就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这五大危险因素最终将导致心肌梗死。”

  胡大一教授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刚刚步入中年就不幸患上心肌梗死,吸烟是个致命的原因。从开始吸烟到患上心肌梗死,需要20-30年的时间,吸烟史越早,例如有的人从17-18岁的青春期就开始吸烟,等到三四十岁的时候还来不及患上高血压就“早早”因为心肌梗死猝发丧命了。胡大一教授坦言,其实针对心肌梗死,预防的效果要往往好过在患病后再进行治疗,“十个心肌梗死九个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就得从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做到零吸烟、管好嘴、饭不要吃得太饱、迈开腿、多走路。胡大一说:“走路是最好的预防方式,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再来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态。”

  “不能只求数量不重质量,激情过后更需理性和冷静”

  2009年,中国大陆总共完成了24万例心脏支架手术,较2008年的18万例提高了33.4%。然而,完成支架手术数量上的提高却让胡大一教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他看来,支架手术数量的整体快速提高并不意味着能够在质量上也得到充分提高。

  在采访中,胡大一教授提供了中外对比的两项数据:在纽约注册登记的手术支架数是每名接受手术患者不到2个,而在中国则是接受支架手术患者每人3.5个;在中国100%使用的是药物支架,而在欧美国家则是在药物支架和裸支架的使用上有严格的比例限制--因为药物支架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什么时候能够不作数量上的攀比,而做一些质量上的考虑,能够真真正正实现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胡大一教授表达自己在此方面的忧虑。

  本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主题“关注心脏疾病,呵护心脏健康”是在“尽早、综合、适度”的防治三原则下开展的,当有人问到如何体现综合和适度原则时,胡大一教授解释说:“按照以往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治疗方式,临床试验和应用上都表示Lower is better,往往都是将血压、血脂或者血糖甚至是胆固醇都认为降得越低越好,但现在我们在治疗上又回归中庸了。美国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美国心脏协会)的临床试验显示,他们平均用3.8个药物将三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分别降到120以下、120到140之间和140以上,结果显示,140以上的当然效果最差,但是血压120以下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用药上要有适度的原则,因为任何药物都会让病人的身体来承担它的副作用。”据资料显示,因为药物差(Medication Error)所导致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在美国这是第八位非正常死亡原因。

  “另外,心血管疾病通常都是综合性的而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不能说高血压团队降血压,血脂团队降血脂,血糖的团队又必须去降血糖,要多种因素共同治理。”胡大一教授说,“在激情过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和理性,毕竟这跟GDP不同,人身上的是一条命,不能只去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

  “把1%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不然,医生这个职业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大一教授在谈到医患双方的关系矛盾时,首先就将责任的承担者归咎到医生身上:“在医患关系当中,医生应该是主导地位,为什么,因为知识不对称,只有你医生才掌握专业的医疗知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病人是什么也不懂啊。”

  胡大一教授举例说:“现在有一些医院的冠动脉造影超过了正常比例的一半,你想想,像这样只是诊断疾病的检查数据竟然会如此高,如何能让人安心。”据了解,造影所需要用到的射线会对青年女性和老年人造成身体上极大的损害,像年轻女性其实患有冠心病的比率是相当低的,没有必要去进行造影,一旦进行造影,那么对年轻女性的生育是有很大影响的,并且容易提升个人的患癌风险。老年人做造影,或者做必须使用到造影剂的CT,对肾脏功能是极大的损害,更容易造成老年人的肾衰竭。”

  针对一句曾经在医学界卷起波澜的话:该做不该做的一定要做,可救可不救的千万别救,胡大一教授直言:“这样运用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方式来暂时实现医生自保的手段,不仅对病人是一种伤害,最终也会直接伤害到医生自己。这种消极保护,医患关系只会越保护越紧张。如果做医生做成这样真是悲剧。如果大家说可救可不救,穷人不救,重病不救,复杂病不救,那我这个医生职业它的价值体现什么?大医院都去抢着看感冒,抢着看高血压,那我这个职位的价值何在?”

  胡大一教授在对医生价值的评判时说:“就像咱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应是‘把1%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不然,医生这个职业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没有人,房子是空房子,机器就是废铁”

  本届南方会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加强医生继续教育以及社区医院的建设,在谈到社区医院建设的问题上,胡大一教授表示,现在医疗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基层的人才资源。在他看来,去城市化实现医疗资源均衡的网络覆盖才是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政府出钱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像我举两个国家做例子:古巴,社区医疗可以说是最好的,然而所用成本却最低;印度,他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只占中国的1/5,效果却比中国好得多。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跟不上。”

  重构卫生服务体系是胡大一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之一,他曾多次表示,南方会的召开,并不仅仅只在于推进和传播先进的医疗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推进和传播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让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实现医药可及,技术和服务都要下去。胡大一教授表示,目前农村的乡镇医疗条件其实和30年前相比进步不了多少。所谓重构卫生服务系统,就是让地市级和乡镇级的小医院能够在简单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上加强,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而在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则要针对疑难杂症治疗下功夫,完成攻坚的任务。

  “说到底,就是人才培养,现在看来,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特别是乡镇基层医务人员-一定要广泛开展起来。”胡大一教授说道,“没有人,房子就是空房子,机器就是废铁。”

(责任编辑:张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胡大一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脏中心

胡大一、男、1946年7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 1965年进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70—1993年进入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内科,历任心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协助代培博士研究生等;1974年参加周总理派出的河西走廊医疗队;1975—1978年北京阿里医疗队长;1985—1987年经考试由WHO项目资助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做访问学者;1989年1月—5月在徳国东柏林洪堡大学研修;1993年11月—2000年6月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研究所所长;2000—2011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2000—2004年兼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2003—2005年兼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2000—2005年创办民营心血管医院——医星医院,任院长;2003—2006年兼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2006—2008年兼任南京明基医院心脏中心主任;2007年兼任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2010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病内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主任;2012年至今任北京和睦家心脏中心主任,心脏康复主任;2013年任淄博胡大一心血管病医院院长;2015年任北京市第一中西结合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