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2010年:整容保健假药“等一阵”乱炖

2010-12-29 08:4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超女王贝因整形致死,或将引发整顿业的最大风暴。<br><br>

  A 美容市场亟须“整容”

  超女王贝因整形致死,或将引发整顿业的最大风暴。

  有数据显示,受该事件影响,最近一些大医院患者和求美者减少了40%,还极其罕见地出现了退订现象。据专家估计,这种影响将至少持续3~6个月。“因为和名人搭边,整容风险被夸大了。”不少业内人士大声疾呼,急于为美容整形正名。但在反复强调手术并非血淋淋的同时,行业的乱象也确实让他们忧心忡忡。

  事实上,国家主管部门认识到整形行业乱象并非从王贝事件起。早在王贝事件发生之前十天,卫生部就召开了“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监管工作座谈会”。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指出,政府对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个别地方监管工作薄弱,甚至处于放任状态,并提出了尽快制定《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和落实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2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在卫生部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计划近期在全国开展一次针对医疗美容服务的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服务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此外,为起草《医疗整形美容机构连锁管理指导意见》,目前卫生部正在北京、浙江、陕西、广东等地开展调研,并有望建立详细的医疗美容机构质量控制体系和评级体系等。

  【点评】 王贝事件之后,国家卫生部门对整形行业的规范之路貌似正在加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几十万人接受各类医疗整形美容手术。而当前医疗整形美容工作存在着服务资源分布不均、机构良莠不齐、不正当竞争、医疗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而整容行业的混乱由来已久,无限的利益驱使与大众对美的强烈追求,造就了一个增长无比疯狂的产业,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政府的重视与介入,才可能真正使整容产业走向有序、健康、稳健。

  B 保健品监管趋严

  8月31日,《保健食品再注册技术审评要点》进一步提高技术审评等要素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而在10月底,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行政许可工作,提高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指导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工作,SFDA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将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点评】 保健品行业同样正经历由乱到治的锤炼。保健品的再注册,宣告保健食品将迎来了首次退出机制的大考。对于没有提出再注册申请和不符合保健食品再注册要求的产品,SFDA将撤销其批准文号。国家发力在注册环节意在扶优汰劣。而技术要求规范意在提升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无疑也有助于整个产业升级。

  除了这些相关规范,小而散的保健品行业迫切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从而拉动整个产业发展。而当下之急依旧需要合理规范保健品的宣传,让保健品行业远离“忽悠”。

  C 药妆与中药的纠葛

  《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指南》于2010年初正式颁布,删除了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对于中药概念宣传的限制:化妆品的标示将不得使用具有医疗含义的术语,譬如“中药、中草药、中医世家、祖传秘方”等。

  【点评】 正式版本的出台,删除了“中药禁令”,意味着悬挂在化妆品企业上方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这一导向的变化对于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对进入药妆领域的中药企业尤甚,具有广阔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如同仁堂、片仔癀等老牌中药企业借助在中药领域的积累在药妆领域如鱼得水,业绩持续增长。而归结成功原因,在于有真正疗效的产品,有中药文化理念的沉淀,有现代的传播推销方式等。在国内对药妆并未建立明确概念的当下,这些涉足化妆品领域的中药企业应勇于扛起这面大旗,构建药妆的标准乃至整个体系。

  D 毒食品泛滥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毒豇豆事件在全国持续发酵,各地纷纷采取防控措施。就在此时,海南农业厅官员又曝出“不排除其他农产品涉毒可能”,使事件平添变数。而在青岛,则爆发食用韭菜后中毒事件,经医院检查鉴定是因为残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

  【点评】 随着一起又一起有毒食物事件曝光,国人惊叹“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而不是“不吃什么”。当重金属、农药残留已经具有普遍性,“百毒不侵”的自嘲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尽管有部门推责于检测技术手段的缺乏,但诸多事件归根到底还是市场监管的不利。如何从源头建立可控、可追溯的监管体系,如何建立奖惩分明的政府资助体系,都值得深思。

  E 早熟门

  闹得沸沸扬扬的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事件虽然后来被证明只是诬陷,但这并未减少公众对于奶粉业的担忧。

  有报道称,用人工养殖奶牛产出的牛奶为原料生产的奶粉中含有激素不可避免——我国60%以上的奶牛处于散养,奶牛大多是12个月不断挤奶,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激素水平,很难达到规定的产奶量。

  抗生素同样也被广泛用于奶牛养殖过程中。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治疗的方法就是打抗生素。

  【点评】 当激素和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每天喝奶吃肉,就相当于每天吃下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和激素。这样的局面无疑令人心生绝望。如果政府层面不切实地制定监管条例并予以严格执行,那一切都是扯淡。

  健康领域之解构主义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乱象频频的大健康领域或将构建新秩序。

  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奶粉行业领域,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都显得格外热闹、混乱甚至是荒谬。乱世之治,志在未来。

  种种神话破灭

  现在搜索张悟本的百科词条,你会发现这个半年前被民间奉为“偶像”甚至被传引发绿豆涨价的人物,已经有了个全新的“闪亮”称呼——伪养生食疗专家。他一度把自己包装成“中医食疗第一人”,被人称为教授神医、京城最贵中医。他称自己的食疗方法治愈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一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个强悍的“绿豆治百病大法”,将张悟本推向了人生的最顶峰。太多光环的笼罩引起了部分专家、媒体的质疑,随着对张悟本身份调查的展开,其神话才宣告结束。

  从下岗职工到“神医”,张悟本“角色”的演变,并不是全靠口若悬河的口才,幕后推手的精心包装、部分传媒的推波助澜,再加上公众对健康养生的盲目推崇和基本知识的缺乏,都是将张悟本推上“神医”的重要推手。

  而张悟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此前已诞生过号称御医后裔的“刘太医”,宣称“红薯可治百病”的林光常,以及同样被冠以“神医”的胡万林,都拥有同样滋润的土壤,发迹路径基本一致。

  2010年,张悟本事件尘埃未定,又冒出了另外一个在民间受到无限推崇的新一任“养生达人”——李一。较之张悟本们的“神医路径”,李一更胜一筹。大谈养生、国学的他,不仅虚构弟子三万,更是号称身怀“驾驭220伏电”的绝技,再加上借助宗教的幌子,以及利用名人贴金,李一瞬间名声大震,聚财能量巨大。在方舟子的首发炮轰之后,各路民间力量的质疑爆发,终将大师拉下了神坛。

  同样让民众缺乏安全感的是事件频发的奶粉行业。国内消费者还未彻底遗忘三聚氰胺的阴影,国内的蒙牛、伊利、圣元等乳业巨头们就开始上演更高级的“无间道”戏码,“诬陷门”、“激素门”等各种事件相继爆发,让大众不寒而栗之余还有“扶不起的阿斗”之无奈。而部分已习惯在国外“扫洋奶粉”的妈妈们也并未省心,在多美滋被曝含有三聚氰胺、惠氏奶粉食用者曝结石案例、雅培召回相关奶粉之后,奶粉行业整体陷入信任危机。在消费者无从选择的境况下,“母乳喂养”可望重回主流。尽管母乳回归显得颇为无奈和被动,但从健康和遵从自然规律的角度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

  重构

  种种乱象的爆发,意味着大治的开始。

  一个未在卫生部门注册的“养生专家”,却能在全国拥有众多拥趸,一堆经不起推敲的头衔却能风靡全国。事实上,这些手段并不甚高明的伪养生专家们的集体秀,暴露出行业的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大众养生需求旺盛,但科普知识严重缺乏,缺乏正确的获知渠道与有效的养生方式。另一方面,在伪专家们疯狂表演之时,相关监管部门却熟视无睹、迟迟不介入,从某种角度也助长了他们的疯狂。这无疑凸显监管的缺失,在违法成本相当低廉甚至为零时,利益驱使下的疯狂将趋于无限大。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奶粉行业,归根到底还是监管与惩罚还不够严格,企业普遍缺乏底线。在出于道德层面的自律无可期待时,只有清晰的法律界定与严格的执行才可能奏效,才可能建立新秩序。

  事实上,相关部门正在作为。8月12日卫生部出台了《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中明确,卫生部根据公共卫生问题、人群营养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订全国营养改善工作计划、营养标准和指南,并定期发布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报告。根据管理办法,我国将建立营养监测制度,对居民膳食状况、营养改善效果以及营养相关疾病进行监测。管理办法还指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学、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对存在的人群营养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向公众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宣传教育,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办法中强调,要鼓励媒体开展营养宣传教育。营养宣传教育应当科学、准确,并接受营养专业部门的指导。严禁用虚假和不实的营养信息误导和欺骗公众。

  “当务之急是为遏制劣质的保健信息泛滥,有资质的保健专家应该发出更强的声音,以此加大对医疗保健信息的有效供应,以满足市场对保健信息的需求。同时,向百姓提供的健康咨询服务应是一对一的、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众树立科学、理性和客观的保健理念。”有业内人士表示。

  而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营养改善工作,应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特别是为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发挥营养工作对急、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作用,卫生部还于日前成立了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提出营养标准发展规划和标准年度制、修订计划的建议,审议营养标准,为卫生部营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咨询和技术保障,推动营养标准在卫生领域和全社会的宣传、贯彻。目前该专业委员会正在组织专家积极研究建立营养标准体系框架,制定营养标准五年发展规划和2011年营养标准制修订计划。

  “政府正在着手建立新秩序之时,正规保健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协助政府宣扬健康的保健理念,另一方面提供真正质优有效的产品,填补空白。”有企业人士指出。

(责任编辑:李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