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成立60周年

2013-04-22 13:25:5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13年4月,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迎来60岁生日。19日,60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希腊等国家的耳鼻喉科同道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同时,“科技月”系列活动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2013年4月,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迎来60岁生日。19日,60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希腊等国家的耳鼻喉科同道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同时,“科技月”系列活动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科技月”包含第九届听力眩晕疾病诊断技术研讨班,第十三届同仁鼻科学论坛,科技文化沙龙,中耳力学研究与耳微创外科,《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3年编委会暨新思维及新技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以下简称耳研所)的历史可溯源至1953年,为开拓新中国的耳鼻咽喉科事业,解决百姓健康难题,由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批示成立,是新中国第一个耳鼻咽喉科专业临床研究机构。为了使百年同仁金色品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研究所担负着科技育人、防病治病、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职责。医疗模式从单纯的疾病诊断过渡到了疾病筛查、预防及健康促进,综合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承担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任务。每年为老少边穷地区培训数以百计的医务工作者。

  以最常见的过敏鼻炎为例,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0-25%,国内的患病率在8-2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敏性鼻炎常常合并哮喘和过敏性皮肤疾病等,每年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相关合并症的费用超过数百亿元。但是,患者往往缺乏对过敏性鼻炎危害性的认识,有关的健康教育不足,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广告宣传误导患者,同时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也不够规范,导致的误诊误治并不少见。

  由耳研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组成的团队着眼于提高国内专科医生针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治水平,在患者中普及过敏性鼻炎的健康知识,提高我国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于2004年成立了过敏性鼻炎诊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个专科疾病诊疗中心,开展过敏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并于2006年获得国际标准化免疫治疗中心认证,2012年被北京市科委授予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7年以来共举办12届同仁鼻科学及过敏性鼻炎论坛,先后邀请了国内外40多位鼻科学、变态反应学、呼吸科学、儿科学、皮肤科以及中医学领域专家学者主讲,参加代表累计超过2000人次,为国内外学者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时通过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以及其它报刊和网络媒体,普及过敏性鼻炎的防治知识。

  公益先行:20世纪50年代,耳研所在北京市进行聋哑儿童听觉语言康复研究。60年代,配合卫生部工作,进行耳毒性药物研究;在国内首次进行“耳胚胎发育过程的内耳病理切片”研究;针对内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医疗需求,在我国首次举办全国内耳病学习班。徐荫祥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直达镜下气管异物取出术。70年代,制定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邓元诚等创建我国第一个助听器门诊,开创了专业验配助听器和听力康复咨询的先河,李琳、邓元诚、孟昭辉等编写出版《耳鼻咽喉科解剖图谱》。80年代,在北京市开展高危新生儿听力监测和研究工作,并逐步将工作从大中型城市推广至基层和农村地区,对降低我国聋哑的发病率做出了巨大贡献。徐荫祥主编,顾瑞金、刘千编写出版《英汉耳鼻咽喉科学词汇》;联合建立“中华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我国最早开始对聋儿进行早期听觉语言矫治与研究的单位。90年代,联合建立“中澳听力学教育培训项目”,培养首批学员16人,推动了中国临床听力学工作的开展,并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共同创办我国首家听力学专业方向本科生学位教育,培养首批学生6名;戚以胜教授等开始进行我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工作模式的研究。促成“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接受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捐赠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项目”启动;成立“世界卫生组织(WHO)防聋合作中心”,这为我国防聋事业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立过敏性鼻炎和鼻病专科诊疗中心,被授予国际标准化免疫治疗中心,累计举办12届国际性和全国性鼻科学论坛,为推动中国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科研及国际交流做出重要贡献。主持承办“喉者再声活动”、“爱耳日”、“爱鼻日”及“世界睡眠日”等主题公益活动,积极履行社会公益职能。2010年起,连续3年,耳研所在北京市属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综合评优中获得最优评价。2012年9月,韩德民教授荣获联合国“南南奖-人道主义精神表彰奖”。

  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成立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耳鼻咽喉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成立北京市教委耳鼻咽喉头颈科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和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耳研所业已成为学科有重点,方向有特色,人才有专长的体系完整、布局合理、人才优化的专业科研机构。

  近10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8项,省部级项目111项,包括科技部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前期基础研究专项、97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代表国家级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2001-2009年,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人工电子耳蜗技术和睡眠疾病研究领域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学科队伍高端人才涌现,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目前拥有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历年培养博士后20人,博士研究生103人,硕士研究生242人。与美国和欧洲多所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项目合作及人才培养,促进了耳研所在多个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科技人才储备。

  国际合作:我国听力言语残疾人口基数大,听力障碍发病率高,耳研所于1983年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在中国建立防聋合作中心的设想。1986年WHO通过卫生部聘任刘鋋为该组织防聋顾问。经过20多年努力,2008年WHO在我单位建立中国WHO防聋合作中心,韩德民任中心主任。我们将不断履行WHO防聋治聋职责,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的目标而努力。

  近三年,深化国际合作,先后通过实施北京市“海聚工程”,引进三名美国和比利时学者,在研究所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耳科学和鼻科学合作研究。

(宣传科供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简介: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