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患关系恶化 耳鼻喉医生出门诊担惊受怕

2014-03-01 04:00:46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死伤35人,其中耳鼻喉科占3起,死伤7人。耳鼻喉科医生为什么频遭伤害,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何?

  2014年伊始,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多起伤医事件,让人震惊和心寒。2月17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时,被一名19岁男子用长达50厘米的铁管猛击头部,造成面部粉碎性骨折,经两小时抢救后,因伤势过重死亡。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已经确定该案为一起故意杀医案件。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又一条生命逝去,引起社会和医务工作者们一片哗然。在愤怒和悲痛之余,人们惊讶地发现,如今耳鼻喉科已经成为伤医事件的“重灾区”。2011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徐文被一名男子连砍18刀,所幸脱离生命危险;2013年10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云杰被持刀捅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7岁。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死伤35人,其中耳鼻喉科占3起,死伤7人。耳鼻喉科医生为什么频遭伤害,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何?

  出诊:详细讲清每一个病情

  提前上班习以为常。2月19日,早上7点15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谢立峰就来到医院。虽然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但科室医生已经习惯了早晨开晨会交接情况。这天上午,谢立峰有一台手术,下午1点半,他准时坐到了诊室。两个半小时门诊进展得很顺利,20多个患者都满意而归,有患者指明下次还要找他看病。“绝大部分患者还是很好的,只要讲明情况,他们都能理解”,谢立峰说。

  边出门诊边做科普。2月13日,记者来到北京同仁医院,随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一起出门诊。一上午的门诊中,大部分病人都是因为鼻子不舒服前来就医,但经过诊断,均是因为感冒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暂时性症状,通过洗鼻或自我恢复便能缓解。遇到这样的患者,医生都会多说几句,告诉他们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鼻子上。门诊的大部分时间里,医生都在解答患者疑惑,普及鼻病预防和治疗知识。

  忙起来顾不上喝水。2月19日,上午11点,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高云海拿着水杯走出诊室。3个小时的门诊,病人一个接着一个,水杯摆在那,他却没顾上喝一口。下午3点,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科诊区内,一名张姓女医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在记者观察的近15分钟里,她看了4名病人,还接受了一个咨询。一位其他科室的大夫提醒道:“你该喝水了。”张大夫抬头笑笑说:“病人太多,哪有时间喝啊。”

  无奈:医生被迫学自救

  出诊结束后,记者和医生们详聊起来,他们说,频繁发生的伤医事件促使医院和医生都做出了一些改变。在北医三院,耳鼻喉科诊室的布置跟其他科室有些不同,大部分诊疗椅面向室内,大夫们面朝门口而坐。谢立峰告诉记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医生随时看清进来什么人,便于保护自己。此外,科主任还向医院申请增加了保安力量;科里要求对手术慎之又慎,强调术前沟通;有时还建议患者做心理测评,以便医生掌握更全面的情况。

  除了院方做出的努力,医生们也想出一些在紧急情况下“自救”的方法。谢立峰说:“有些女同事随身携带防狼喷雾,以防不测。还有来自武术世家的同事义务地当起教练,教同事们如何防身。”不过,在谢立峰看来,伤医事件还是极个别的,不至于真正影响到医生正常的诊疗工作。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崇学认为,频发的伤医事件势必会导致医生的情绪波动,影响工作稳定。“现在,很多女医生特别怕上夜班,工作时都是提心吊胆的。”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边学说,伤医事件除了让他感到异常愤怒外,更让他心寒。在浏览新闻时,边学看到不少网友评论说“杀得好”,这让他感到心痛。

  面对伤医事件,比医生更紧张的是他们的家属。谢立峰说:“每次出事,家人都会担心我,但因为担心就不干了吗?肯定不行!”陈崇学也表示,每天上班前,妻子都会嘱咐自己耐心和病人沟通,把病情解释清楚,始终保持笑容。在高强度工作下,很多医生觉得身心疲惫,身边已经有很多同学、同事觉得“医生工作不能干了”,从而离开临床岗位。在周围人的影响下,陈崇学从小热爱医学的女儿也放弃了从医的梦想,如今学习服装设计专业。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