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李淑娟:早一分钟就诊 多一分完全恢复的几率

2014-07-23 17:35:0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有200万人,而每12秒就会出现1个脑卒中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这一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成为“第一杀手”。但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采取及早防治措施。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才能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病率与致残致死率。

  脑卒中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每12秒就有1个脑卒中新发患者,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

  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对于卒中防控最重要。“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才能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淑娟说。

  警惕小中风  远离真中风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以面瘫、肌无力、言语困难为主要表现症状。

  还有一种类似于中风的病症,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是由于输送到脑部的血液和氧气暂时中断所致的疾病。不过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不会超过24小时。

  因持续时间短,病情好转较快,所以易被患者及家属忽视。事实上,半数以上的患者脑中风发作前都曾发生过小中风,20%脑中风患者在随后的3个月内会发生中风。“所以,小中风是脑中风的重要前兆,应加以重视。”李淑娟说。

  弄清病根儿  防治才起效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风和小中风的最主要病因。中风的发病机制通常是脂质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之后血栓脱落,血流到脑部,堵塞小动脉,造成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脑组织坏死。

  很多人对疾病认知不够,存在很多误区,如:中风是不可预防的,中风无需治疗或治不好,或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

  对于这些错误认识,李淑娟指出:“80%的脑中风是可预防的,但由于中风发病急,一旦发现异常就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不宜耽误。而且脑中风并不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若具备发生中风的病理基础和发生中风的危险因素也可能发生。”

  而想要预防中风,就要先了解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李淑娟说,首先,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是不可控制因素,因为年龄的增长中风危险也会逐渐增加,其中男性比女性更易中风。其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冠心病、心脏病发作史、外周动脉疾病史、中风或小中风史也是致病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吸烟、酗酒、肥胖、运动过少等为可控制因素。

  因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所以可控制因素就成为防治中风发生的重点方向。高危人群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平衡膳食以及药物治疗从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使“三标”保持在正常水平范围之内,将危险因素降低到最低。

  1.控制饮食:坚持五谷杂粮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奶制品肉鱼及豆制品要少量食用,油糖盐类需要严格控制的原则。

  2.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30分钟以上,做到规律作息,这也是进行药物治疗的良好前提。

  3.药物治疗:是最有效、最重要的治疗方式。针对“三高”,需要坚持服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

  李淑娟强调:“糖尿病、高血压病一般是不可治愈的,它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患者缺乏疾病常识,血糖一正常就停药,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使血糖反弹,进一步加重胰岛细胞的损害,不利于病情的稳定。即使血糖、血压等指标保持正常已有一段时间,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忌擅自停药。”

  中风易复发  患者需谨慎

  发生过小中风或者中风后,一定要坚持治疗,加强预防,防止中风复发,因中风复发风险极高,所带来的危害性也极大,二次入院患者大都发生致残或致死。

  患者可利用下面的ESSPN表进行自测,小于3分属于低危人群,3-6分属于高危人群,7-9分属于超高危人群。其中3-9分人群中风复发风险是小于3分人群的三倍。

QQ截图20140723173500
ESSPN  中分风险评分

  所以,中风或小中风后,应及时进行ESSEN评分,如果属于高危人群以上,应采用更积极的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

  防止中风复发的三大基石是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均应该接受“三大药物”的中风二级预防策略。

  全球450多项抗血小板临床研究表明,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患者应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见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止中风复发的必备用药。

  常见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这种药价格虽便宜但疗效有限;另外一种是氯吡格雷(波立维),它是一种全新的抗血小板聚集片剂。研究表明,波立维较阿司匹林能更有效预防缺血性中风的复发。

  2010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学组最新发布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中风)指南》中建议,波立维作为预防中风再发的首选用药,并推荐高危患者使用波立维获益更显著。

  除药物治疗外,中风患者还应定期复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期,出院后至少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一年门诊随访检查,或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复诊;二、定点,尽量在之前的主诊医生处复诊,因为他更了解病情,会给出最为合适的建议。

  另外,患者也应积极主动的向医生咨询,其中包括:如何控制中风风险、如何评估发生中风的风险等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将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主要强调的是就医时机,一旦发现有中风的早期征兆后,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寻求诊治,不要有“在家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等想法,这只能耽误诊治。

  及时诊治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

  中风如若未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将以每分钟190万个神经元的速度丧失脑神经功能。因此,早一分钟抢救,患者完全恢复的几率就会大一分。

李淑娟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内科

  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和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工作。

  教育背景

  先后于白求恩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学习,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3月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神经病学中心学习2周。

  科研教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核心期刊论文40篇。

  学术或社会兼职

  目前兼任北京生理科学学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等。

  荣誉

  曾获得奥运巾帼奉献奖、神经病学青年医师演讲比赛一等奖。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