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青少年用耳频繁 需警惕噪声性聋找上身

2015-02-26 09:37:48北京同仁医院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听力损失人数位列世界第一,且每年新增听损人数达30万。在2015年“爱耳日”来临之际,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华主任医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韩军宁住院医师建议公众积极参与到“安全用耳、好糊听力”的活动当中,提高用耳知识、增强保护听力意识。

  2015年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目前我国听力损失人数位列世界第一,且每年新增听损人数达30万,这一数据反映出目前我国公众用耳知识的匮乏以及保护听力意识的淡漠。

  为何我国现在听力损失如此多发?

  噪音是导致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世界七大公害之首。目前整体的社会环境凸显出噪音泛滥的局面。我们普通百姓接触最多的,莫过于建筑噪音、交通噪音和社会生活噪音。其中,社会生活噪音对我们的危害最为多见。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种播放器、复读机、平板电脑大量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加之休闲娱乐场所的兴旺、各种发声玩具的时兴无一不把我们推向一个充斥噪音的环境。上述所讲各类娱乐活动产生的噪音,系娱乐性噪音,属于社会生活噪音的范畴。

  从对娱乐性噪音的描述不难看出,除职业因素外(演员、KTV工作人员),青少年正是目前接触娱乐性噪音最多、最密切的人群。他们在学习中使用复读机、电脑,平时用耳机听音乐、乐衷于参加各种赛事、活动,出入KTV、游戏厅等;这样的生活模式使得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频繁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听力损失。

  为何噪音环境能损伤听力?

  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受噪音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损伤部位在内耳;人体的内耳有18000个听觉细胞,这是一种感受听觉的、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易受噪音影响,损伤后不能再生。长期噪音刺激使耳蜗血管纹出现血循环障碍,严重者内皮细胞损伤,继之螺旋神经节发生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以耳蜗基底圈末端及第二圈病变最为严重。此处主要负责接收4000HZ的声音刺激(高频),此频率受损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小、不易被察觉;但随着损伤持续存在、听力进一步出现其他频率的下降,这就会导致我们日常所说的“聋”,人们的生活、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只有通过助听器来解决听力问题。

  既然噪音性听力损失不可逆、致聋后果严重,作为高危人群的青少年该如何保护听力、安全用耳呢?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华主任医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韩军宁住院医师给出以下建议:

  1.减少接触: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个体防护:参加噪音活动时注意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这是阻隔噪音、减少听力损害的有效措施。

  3.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生活中正确用耳包括:(1)不经常挖耳;(2)保持耳道干燥;(3)正确擤鼻;(4)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除此之外,需强调的是:1.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为盖过噪声,人们会不自觉的加大音量,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2.睡前不要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伤害会更明显。3.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远离一切对耳朵、听力造成伤害的不利因素。

  我国古人把“耳聪目明”总结为聪明,可见良好的视力、听力是我们拥有学习、生活能力的基本保障。青少年朋友学业重、用耳频繁,易受噪声侵害,是“安全用耳”知识最应该普及到的对象。

  在2015年“爱耳日”来临之际,愿公众积极参与到“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的活动,帮助更多的人远离噪音、远离伤害、保护耳朵、保护听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