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专家爱心参与 抗抑郁线上义务咨询公益活动启动

2017-03-29 10:11:1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尽管抑郁症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病”,但大多数人对其认知不足。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抑郁症给很多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中国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近20年,中国抑郁症发病率上升8—10倍,高达4—8%,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占2.5%。然而,只有10%不到的病人接受了专科医生的正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抗抑郁,号召全球人民一起关注抑郁症问题。为此,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发起了“抗抑郁线上义务咨询公益活动”,经学会认证、来自全国权威医疗机构的专业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将会发挥他们的专长,为每位患者或其家属提供15分钟一对一的电话义务咨询。该学会的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贻儒教授说:“我非常高兴有那么多的医生愿意奉献他们的爱心,同时我们也将尝试借助互联网手段, 让有抑郁情绪的人群或抑郁症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帮助,使他们迈出摆脱抑郁的第一步。”

  无论您是否已被诊断为抑郁,只要感觉有抑郁情绪或心理问题,都可点击以下链接,选择合适您的医生,报名参加4月7日-9日举行的线上义务咨询公益活动:https://jinshuju.net/f/B2lDo4。为保护医生和患者的隐私,电话义务咨询将采用“专属热线”的个人热线号进行,而非私人电话。也可拨打电话021-64691290咨询。

  抑郁症的现状:发病率高,识别率低

  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尽管抑郁症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病”,但大多数人对其认知不足,认为是种耻辱而采取回避态度,从而造成了我国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抑郁症给很多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为何抑郁的就诊率低?

  中国人是含蓄的,更愿意把情感压抑在内心深处,产生抑郁的感受之后会压抑下去,强撑着装作自己没事儿。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会与抑郁症“不期而遇”,有的人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恢复正常,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却是非常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医生求助。

  然而很多人因为担心被当成“神经病”而不愿就医,有些人走过很长弯路后,才不得不走进医院;也有部分患者害怕吃药有副作用、或觉得吃药没有用而拒绝服用……种种原因使抑郁症患者往往到了中、重度以上才去就医,这样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走出对抑郁认识的误区

  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误解,认为抑郁症是精神病。其实,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而大众观念中的“精神病”是医学上所指的精神分裂症。在理性上,抑郁症的病人和正常人很接近,思路很清晰,与“精神病”大不一样。

  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患上抑郁症,没有谁是对抑郁症完全免疫的。早期情绪异常很可能是抑郁症的前驱症状,只是由于症状不典型,易被患者及家属忽略,从而耽误最有利的治疗时机。因此,要注意关注自己和家人的精神状况,进行早期精神异常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专家爱心义务咨询、助您摆脱抑郁

  有太多的抑郁症患者因担心歧视而不愿迈向医院,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靠自己就能“走出来”,因而拒绝医生的帮助,有的患者已产生了自杀行为才被家人送至医院、甚至已无法挽回生命……

  实际上,抑郁症根据不同的轻重程度有不同的应对办法。一定要在家人支持下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WHO将主题定为抑郁,是希望更多人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健康。为此,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发起了“抗抑郁线上义务咨询公益活动”,学会主委方贻儒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江开达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舒良教授呼吁全国的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在4月7日至9日期间奉献一小时爱心时间,尝试借助互联网手段为更多人提供专业、私密的电话义务咨询服务,帮助那些不愿去医院就诊的患者迈出摆脱抑郁困境的第一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