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蛋白尿与微量白蛋白尿,你还在傻傻分不清吗?

2017-05-02 03:57:10医脉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很多人以为蛋白尿与微量白蛋白尿都是一样的指标,只是数量多和少,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你可别傻傻分不清!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疾病筛查时常用的两个检测项目,临床上你是否会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傻傻分不清呢?

  定义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生理状态下尿液中仅含有少量蛋白(< 150 mg/24h)。尿蛋白成分包括:白蛋白、糖蛋白、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酶类等,常规检查一般检查不出来。

  蛋白尿指尿液中总蛋白;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和(或)尿定量检查超过150 mg/24h,则称为蛋白尿。若超过3.5 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正常尿液中仅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排出(< 30 mg/24h);若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 30-300 mg/g,或8h尿白蛋白定量20-200 μg/min,或24 h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在30-300 mg范围内时,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

  MAU的检测方法

  MAU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1)采集任意时刻尿样(清晨首次尿最佳)检测UACR,若UACR为30-300 mg/g即可诊断为MAU。操作较为简便,推荐作为首选方法;(2)留取24 h尿样检测MAU,若尿白蛋白排泄量为30-300 mg/24h则可诊为MAU。6-8 h尿液检测尿白蛋白定量也可用于MAU检测,但临床较少应用。

  蛋白尿程度分级

  (±):尿蛋白在0.1 g-0.2 g/L;

  (+):尿蛋白在0.2 g-1.0 g/L;

  (++):尿蛋白在1.0 g-2.0 g/L;

  (+++):尿蛋白在2.0 g-4.0 g/L;

  (++++):尿蛋白在>4.0 g/L。

  蛋白尿的分类

  生理性蛋白尿

  发热,剧烈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患者肾脏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

  ◆ 功能性蛋白尿: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 g/24h,见于剧烈运动后,发热/脱水,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去除病因后即可消失。

  ◆ 体位性蛋白尿:尿蛋白在直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常见于青少年,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1 g/24h。

  ◆ 运动后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会出现蛋白尿。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决定蛋白尿的主要因素,一般在运动停止后0.5h内出现尿蛋白量的最高峰。

  溢出性蛋白尿(肾前性)

  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正常,是由于血循环中某些较低分子量(<6-7万)的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并超过肾小管再吸收能力而出现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有本-周蛋白)、严重挤压伤的肌红蛋白尿、骨髓瘤及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的溶菌酶尿等。

  病理性蛋白尿(肾性)

  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特点是尿蛋白持续不消退,或伴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也可呈单纯性蛋白尿,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可分为:

  ◆ 肾小球性蛋白尿:由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引起的蛋白尿,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特点为肾病范围蛋白尿(≥3.5 g/d)较常见,以白蛋白等中大分子为主。

  ◆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病变导致对正常滤出的小分子蛋白(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重吸收能力下降,继而引起蛋白尿。蛋白量一般<2 g/d。多见于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慢性失钾性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药物中毒性肾病。

  组织性蛋白尿(肾后性)

  肾组织结构破坏后分泌所产生的蛋白尿,尿蛋白量一般< 0.5 g/d,见于肾盂肾炎,尿路肿瘤等疾病。

  尿标本收集要求

  ◆ 采集尿标本要新鲜、干净、量足

  ◆ 尿标本容器要清洁、干燥、标志清楚

  ◆ 避免月经期留尿

  ◆ 留尿前清洁泌尿生殖器,留取中段尿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