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微信朋友圈和家族群内,养生和健康的谣言漫天飞,而在线下,父母和老年亲戚乱吃、随便吃药和保健食品甚至是所谓的功能食品也是大家司空见惯,并深深为之头疼的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小九真想仰天大吼一声:爸,妈,咱能别再把药和乱七八糟的东西当糖豆吃了行吗?!
相信很多网友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都有着和小九一样的无奈,好在,最近一段时间,这些在天朝大地上屡见不鲜的情况正在悄然好转。
这种让人喜极泪奔的好转,必须要感谢最近为国人茶余饭后增加无数谈资的鸿茅药酒。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鸿茅一怒,千里抓捕……
爸、妈这时才发现,他们口中这个“每天两口,把病喝走”的鸿茅药酒是药品,更谈不上“包治百病”。这其实也是近年来医药保健类厂家的“常规操作”!保健食品,为了更好的销售,往往鼓吹自己有治疗疾病功效。而某些非处方药物则更愿“伪装”成保健食品,让人觉得没事吃了也能强身健体,特意购买服用甚至送给亲朋好友。
“相比于前者,后者的做法所导致的危害更大,市民一旦意识不到其副作用和用法用量,毫无警惕地吃药,甚至有致命风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张志东说道。
非处方药:记住OTC的标志,安全使用的关键在于控制好用量
其实非处方药在现实中,我们更常称之为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的缩写。虽然不需在医院购买,但归根到底还是药品,张志东介绍,一旦成为药品,必须是具备预防、治疗等功能,尤其是含有适应症、用法用量要求,且必须标明副作用。
“与处方药不同,非处方药无需医生处方就能买到,应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陈永介绍,非处方药又分为甲类非处方药(红底白字OCT标志)和乙类非处方药(绿底白字OTC标志)。
小九来划重点了,相对安全、不良反应低绝不是吃了没有危害,“这类非处方药倘若一次服用过量、服用频次多了或者服用疗程过长,均可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陈永提醒说。
以某“排毒养颜胶囊”为例,小九之前会把它当做保健食品,没事就买来吃两盒,“养颜美容”吃了之后瞬间觉得自己美美哒!事实上,它是比“珍珠还真”的药品。“其主要成分为中药,大多是用来通便,对便秘有一定的效果,对因便秘引起的痤疮或许有缓解作用,但如果没有便秘的痤疮患者吃了它,有可能导致腹泻不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药师黄珈雯举例道。
“此外,像藿香正气丸,这类很多家庭的常备非处方药,也有适应症人群和服用禁忌,不能乱服用。”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李成辉举例道。
据悉,藿香正气丸的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其不良反应有:1) 偶有药疹、紫癜、休克等过敏反应。2) 可能出现肠梗阻。3) 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4) 可能出现小儿低血糖症。
以下四种人忌服藿香正气丸:1、孕妇;2、对藿香正气丸及其成分过敏者;3、风热感冒的人群;4、风寒感冒表现为自觉怕冷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或见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者。
对于像鸿茅药酒这类的药酒,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胡世云表示,“不管什么药酒,都具有药物的特性,前提需要根据中医脏腑,辨证使用。”胡世云提醒,饮用者必须辨清自身的体质,对症选择适合的药酒。比如:虚寒体质者宜喝温补药酒,虚热体质者则宜用清补药酒。否则,反使阴阳气血失衡。
要注意的是,处于感冒、发热、月经期,应该停服药酒;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脏病、严重溃疡病应慎服药酒;怀孕妇女、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均不适合饮用。
那么,市民在购买OTC类药品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一定要学会看说明书,对照自己有无用药的禁忌症,细看药物的注意事项,了解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其次,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一定要在药师或者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购买,一定不要自我药疗。如果你实在不听劝(小九心很累有没有!)在自行使用OTC治疗3天后症状如无改善,一定要去咨询药师或者到医院就诊。
最后,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不要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药物品种、随意加大剂量或随意停药。
保健食品:吃不吃是个问题,吃多则是个大问题!
“是药都有三分毒”大家都熟知的道理,也因此多数人在购买药物时还是会比较谨慎,可对于保健食品,由于没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要求,土豪奶奶、爷爷们开始疯狂的撒钱购买,美其名曰为买健康,
“这种滥用、长期服用现象非常突出”,李成辉举例道,像一些便秘人群长期喝常润茶、润肠通便茶,这类产品虽有提示儿童、高龄老人、孕妇、病患者不适用,但不良反应和禁忌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小九给你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知道这个玩意儿会有什么副作用”,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没有副作用”。诸多消化内科医生发现,肠润茶之类的保健品含番泻叶、大黄等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不仅会形成依赖,还容易导致结肠黑变病,增加癌症风险。
黄珈雯表示,值得注意的还有复合维生素,不少长辈们把它当零食片,有事没事嚼几片,但事实上,复合维生素片并非每个人都需要,有维生素缺乏的人群或平常饮食不够均衡需要作膳食之余的额外补充时可以考虑按推荐剂量服用,但倘若身体并不缺乏这些维生素却长期盲目地大量补充,有可能导致其中某些维生素远高于人体所需要的量,使身体代谢失衡,增加蓄积中毒的风险。
“还有一类,对于补钙产品也有小心,为了让孩子长得高,很多家长会私下购买补钙产品,但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张志东表示,若孩子并不缺钙,大量补钙造成摄取过量,反而会导致孩子骨骼过早钙化,骨骺提前闭合,使长骨发育受到影响。
到底要不要服用保健品,听听专家们发话了!若市民饮食均衡,就不需服用保健食品。你要是非得买,张志东提醒消费者,首先鉴别保健食品中所含有的成分元素,爱吃肉的可以补充维生素,素食主义者则蛋白质摄入可能不够可补充。
此外,对于功效越广的保健食品越不要选择,切记服药剂量不要超过推荐剂量,勿擅自停用自己本身服用的药物,购买后可询问药师或医生,与本身服用药物有无冲突。
“无论保健食品还是非处方药,不宜长期服用。当身体不适症状缓解了,经检查体内指标恢复正常,不必继续依赖药物或保健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它含有的很多成分是日常饮食或运动能够补充的。”陈永说道。(通讯员:张灿城、 王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