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被抑郁症缠绕的青少年究竟该何去何从?

2018-10-17 01:38:5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年来,因为抑郁症而休学甚至退学的例子越来越多。极端情况下抑郁可导致自杀,自杀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

  “我觉得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像爬行在一个水泥管中,只有前方有一片亮光,那就是大学,当我奋力爬出水泥管后,四周一片光亮,我却发现自己一片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这句话摘自一名新生的日记,而这名新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在患有抑郁症后,他时常感觉到压抑,开始和周边人疏远开来,喜欢一个人独处,常常觉得活着是一种累赘,甚至开始考虑活着的意义。

  不仅如此,这些压抑、不良的情绪时不时会导致他萌生了自杀的想法,他曾一度将门窗紧闭,用烧纸产生的有毒气体来自杀,后因害怕自己的行为被母亲发现而终止……

  为何他会罹患抑郁症?面对抑郁症,我们该如何应对?

  10月15日,首届健康校园行—大型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华学院举行。此次心理健康公益活动由“白鲸健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家庭用药》杂志主办。

  活动现场,财新《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的张进先生介绍,2012年时,他获知的中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3%-5%,如今据说已经增长至5%—7%。“刚开始接触青少年抑郁症,建家长群时,只有1个群,共500名家长,现在,家长群已发展至7个,家长人数为3500。可想而知,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张进先生说道。

  青少年心理问题在恶化

  事实上,每个人都曾是儿童、少年,而正在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群的心理是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忽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强烈,青春期面临的压力和恐惧日益严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管理,这些压力和恐惧往往会引发抑郁症。正在度过青春期的儿童青少年患有抑郁症的人数正快速增长。

  据2005年WHO报告,在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2%~29%。更有调查研究显示,全球儿童青少年中,精神障碍患病率为7%~22%。

  也有研究者认为成人精神障碍患者中约50%始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重视,成年后不但不会使得“心理变强大”,反而会酿成更严重的恶果。

  如何才能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给予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案?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心情低落、兴趣减退、乏力、认知功能障碍等,在临床上,还会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兴趣减退、心悸、胸闷、全身疼痛等症状。”张进先生表示,如果青少年确诊为抑郁症,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诊断为抑郁症后还是应该首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如果能联合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一些儿童青少年中,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与成年人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当前,还要考虑到患者今后的疾病演变。

  然而,虽然有较好的治疗方式,但令人忧虑的是,对于抑郁症,不管是患者本人还是舆论,都还存在不少偏见,学生甚至其父母都会有“病耻感”,有的已经到了重度还拒绝寻求专业帮助。

  如何正确应对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道显示,一半的精神疾病开始于14岁,但大多数病例没有被发现和治疗。因而,抑郁症是造成青少年疾病负担的第三大主要原因 ,尤其是当抑郁症长期存在,程度达中度或重度时,可能构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副教授、博士后,精神科医师王继堃也介绍,抑郁症患者会深感痛苦,工作、学习及家庭功能也受到损害,近年来,因为抑郁症而休学甚至退学的例子越来越多。极端情况下抑郁可导致自杀,自杀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

  因而,正确应对抑郁症已成为当务之急。

  据39健康网了解,目前,临床医生诊断抑郁症的主要依据是:家属提供的患者病史(患病的时间,不好的表现等)、精神检查(通过和患者交谈得出检查结果)、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实验室的辅助检查等。

  诊断抑郁症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医生会给出一个简单的抑郁自评量表,如果分数较高,就需要到精神科去做一个系统的检查。

  “如果自测后发现自己有抑郁倾向,可以看些专业书籍,学着去自我缓解,也可以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果还是无法缓解,建议就医。”王继堃补充道。

  张进先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在他看来,正确对待抑郁症是抑郁症治疗的关键。如果持续一段时间感到压力、心情不好,哪怕是有原因的,都应该积极地去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帮助。

  “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在出现抑郁症前期症状时,就要积极干预。轻度的抑郁症通过心理疏导、压力管理、运动调节等方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药物治疗应该作为基础,需要综合性手段治疗。”张进强调。

舒志强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特别策划
抑郁症
    擅长抑郁症专家更多
    • 董振华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风湿免疫病、慢性肝病、内科杂病及肿瘤辅助治疗。TCM treatment for rheumaimmune systemic diseases, chronic liver diseases, tumor and other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 汪晶波当阳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食管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痛风,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抑郁症等;运用内外合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