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聚焦肢端肥大症!专家呼吁:多方助力解决患者诊治难题

2019-11-25 10:58:4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我国,目前这一疾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但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统计,1999-2001年各年的肢端肥大症病例数,分别占当年总病例数的6~18/百万。

  Orphanet最新统计肢端肥大症全球发病率3.5例/百万,患病率为55/百万,美国估计确诊患病率为0.006%(每百万人约60例)。在我国,目前这一疾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但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统计,1999-2001年各年的肢端肥大症病例数,分别占当年总病例数的6~18/百万。

  从数据上来看,肢端肥大症无疑属于罕见病的一种,但既然被认为是罕见病,必然带来一大难题——肢端肥大症陷入了诊治难的窘境。

  “目前,我国肢端肥大症的诊疗现状不尽如人意,包括医务人员的大众对其识别率低、就诊率低、诊疗欠规范,使得许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近日,在上海第二届罕见病病友大会上,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俞一飞博士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罕见病患者的医疗需求亟待满足,加强医务人员和大众疾病认知,提升疾病诊断率、药物可及性及用药便利性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提高肢端肥大症认知度是关键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展性内分泌疾病,该疾病主要病因是体内产生过量的生长激素(GH),95%以上的患者是由分泌GH的垂体腺瘤所致。该疾病死亡风险较正常人群高2-3倍,平均寿命会减少将近10年,而心血管疾病更是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度极为重要。

  然而,当下,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实在有限。由于该疾病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病程可能已达数年甚至10年以上。在华山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就诊时病程也已达5-6年。

  俞一飞博士介绍,该病早期症状不够明显,绝大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因而,要加强高危人群和临床医生对于这一疾病的认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医学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诊断肢端肥大症。一是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二是检测患者血里面的生长激素的浓度。若是生长激素腺瘤或者肢端肥大症,激素水平一定会高;三是垂体的影像学检查。从影像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垂体地方会有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肢端肥大症在临床表现为面容改变、手足肥大、皮肤粗厚、多汗,常常会伴有骨关节病变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此同时,还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山医院俞一飞博士称。

  这样的症状需要患者予以一定的警惕。当出现新发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心室肥大或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乏力、头疼、腕管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汗、视力下降、结肠息肉和进展性下颌突出、鞋码增大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除了看症状,据39健康网了解,为了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早诊早治,2018年6月,位于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的华山医院虹桥院区正式运营,同年12月,108C“华山·金垂体”多学科融合病房应运而生。

  该融合病房是以神经外科和内分泌科垂体亚专业组为主体、融合了十几个学科的病房,是目前国际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垂体病多学科融合病房,拥有垂体病治疗领域权威的专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病房启用一年来,“华山·金垂体”病房不断创造佳绩手术内分泌缓解率>90%。

  从有药可治到提升治疗依从性

  实现诊断后,下一步,就该聚焦治疗。从现有情况来看,肢端肥大症主要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三种方式进行。

  首先,手术室首选治疗方案,但是手术效果依照患者的个人情况而定,如果能全部切除肿瘤,患者才可临床治愈;

  其次,药物治疗,这对大部分患者而言是二线治疗方案。而常用药物可分为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多巴胺激动剂、培维索孟等;

  此外,放疗多为三线治疗方案,这类治疗可以用于术后残余肿瘤的辅助治疗,但也可能引起视神经损伤且易并发垂体功能减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华山医院张朝云教授在大会上介绍:“肢端肥大患者应到内分泌或者神经外科进行诊疗,以及有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团队的医院,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长期监测与随访必不可少,用药依从性对疾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谈及治疗费用永远是许多患者绕不过去的坎。面对较高的治疗费用,一些患者因为无法负担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有些家庭为了给患者治病,为了能够让患者用得上药,最终甚至因病致贫。毕竟,罕见病药物在研发、生产方面的高风险,高成本,以及巨大投入,同时,患者人群数又极少,导致罕见病药物的价格较高。

  身为肢端肥大症患者的魏老师在谈及当前药物治疗瓶颈时坦言:“我们很多病友的年龄在三四十岁,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此,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更多的药物可以纳入医保,有更便利操作的药物引进国内,减少长期复查随诊的艰辛。最重要的是,可以有能力支付得起罕见病药物高昂的费用。”

  这也是当下的现实所在。为了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可及性,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罕见病药物的医保政策,但部分省份所涵盖的罕见病医保药物种类较少,对应患者人群也比较有限。

  对此,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定国教授表示,一方面,由于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难度大,导致部分罕见病仍缺乏对应治疗药物。另一方面,许多患者因为负担不起治疗费用,所以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

  “希望尽早完善罕见病医疗保险及救助政策,能够让患者们享受到国家福利。”李定国教授强调。


  参考文献:

  [1] OrphanetReport Series: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rare diseases: Bibliographic dataPrevalence, incidence or number of published cases listed by diseases -Jan.2019

  [2] Epidemiologyof acromegaly. Pituitary 1999;2:29-41

  [3]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前沿版,  2006(11): 1772-1777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张朝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内分泌科

张朝云,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