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
这些艾滋病感染者中,有一小部分群体格外特殊:她们还是一名母亲。艾滋病毒感染是造成全球死产的第二大原因,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很多人认为,感染了艾滋病毒,就应该放弃生育。其实,通过母婴阻断,艾滋妈妈也能生出健康宝宝。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主任医师禤庆山介绍,如不进行任何干预,母婴之间的垂直感染率高达30%-50%,但经过规范的干预,这一数字仅为1%-2%。
1999年10月1日,禤庆山为广东省第一例 “艾滋妈妈”接生。经过综合性的医学干预,这名乳名叫做“国庆”的宝宝从出生至今一直很健康,20年过去,有感于医务人员为其健康出生做出的努力,他也走上了医学之路。
像“国庆”这样宝宝,广州市每年约有450-500例。
“在生育的每一个过程,不管是妊娠期、分娩期还是哺乳期,艾滋病毒都可能通过母体传染给孩子,因此,母婴阻断需要综合干预。”禤庆山提醒,“如孕前和孕期的抗病毒治疗、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人工喂养等。”
艾滋感染者也有生育权,但是,艾滋感染者如需生育,充分知情并做好预防是前提。
“如在孕前即知已有感染,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再备孕。”禤庆山介绍,“抗病毒治疗是基础。”
如仅女方感染,孕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将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病毒载量是指通过测量从而显示每毫升血液里病毒的数量,检测不到不代表没有,只是极低。)
如仅男方感染,同样男方应进行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载量。有条件的家庭最好通过人工授精的办法受孕,精子通过医学洗涤可以尽可能的去除不良因素。没有条件的,在病毒载量控制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 “避孕套自然受孕”。
而如若男女双方均为HIV阳性,则双方都要进行治疗。
有相当一部分妈妈是在例行产检时才发现HIV呈阳性。这时怎么办?禤庆山表示,同样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尽可能将病毒载量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因为母体中病毒载量越高,母婴传播机率越大。
禤庆山提醒,病毒载量并非一成不变,即使孕前病毒载量达标的,孕期也要坚持治疗。
分娩期是母婴垂直传播风险最大的时候,有约75%的感染发生在此时。而且有研究显示,阴道分娩8小时以上,感染率明显上升。因此,禤庆山表示,在这一时期,择期剖宫产是有效地干预手段。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一次预防性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特殊案例是分娩时才发现HIV阳性,即使仅进行这一单一措施,也可将感染率降至10%以下。”禤庆山表示。
哺乳期的感染率是15%,原由是母乳喂养。在这一阶段,应进行人工喂养。
禤庆山说:“全程严格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率仅1-2%。”
那如何判断宝宝有没有被感染HIV呢?
禤庆山表示,在妊娠期间HIV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且已经证实,此抗体在婴儿体内可以存在18个月。婴儿6个月后可进行HIV检测,每半年检测一次。若新生儿在18月后HIV抗体仍为阳性则考虑其被HIV感染,反之,若18个月后抗-HIV转阴,则表明其未被感染。(通讯员:李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