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战“疫”当前,莫忘抗癌!权威专家教你疫情下乳腺癌的应对方法

2020-03-02 09:59:2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种特殊时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去医院继续治疗复查吗?若去医院看病,本来免疫力就弱,会不会一不小心感染新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紧要关头,普通人可以“不出门、宅在家”为社会做贡献,乳腺癌患者却面临着战疫和抗癌的双重挑战。这种特殊时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去医院继续治疗复查吗?若去医院看病,本来免疫力就弱,会不会一不小心感染新冠病毒?若不去医院,无法持续用药治疗怎么办?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汪成教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蔡丰丰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甲乳外科金贻婷副教授,来跟大家聊聊,乳腺癌患者在疫情下的应对之道。



防护为主,调节情绪

疫情期间,做好疫情防控和疾病治疗,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关注的焦点。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乳腺癌患者是易感人群吗?

汪成教授告诉我们,目前新冠病毒对所有的人群都普遍易感,包括乳腺癌患者,但是乳腺癌患者之间的易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康复者,就是乳腺癌的康复者,现在处于随访期,仅仅只是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我相信这部分人群可能跟普通的正常人群的易感性是差不多的。”汪成教授解释道,“但要特别关注正在接受放化疗治疗的人群,复发转移的这部分人群,以及本身就合并有内科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这部分人群,对于新冠病毒,他们可能更易感。”

专家们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居家生活少外出,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尽量避免感染和发热,特别是高龄或者有其他合并症的乳腺癌患者,更应该注意个人的防护,进行严密的自我观察。生活中保证好睡眠,注意适度饮食,均衡营养。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其次,要做好自我情绪的管理。目前各种信息传递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焦虑、抑郁情绪,要接纳、理解抗疫现状,学会放松,保持一个平静的心理状况。可以自己找点事情做,阅读、听音乐、锻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遇到治疗方案的变更,要及时地跟主管医生进行沟通,要相信主管医生会制定非常合适自己的肿瘤治疗方案。

金贻婷副教授提醒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的因素之一,而乳腺癌本身也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这是个负面的双向作用。当前时期特殊,可能导致患者的焦虑情绪加重,而焦虑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乳腺癌这个疾病。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讲,心理指导、自我情绪的管理非常重要。

防疫同时,兼顾治疗

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还是要兼顾乳腺癌本身的治疗。汪成教授指出,在新冠特殊时期,对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可能跟过去略微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从手术方面来说,如果是良性肿瘤的手术,建议暂停和延缓;如果是恶性肿瘤,但是病灶没有明显转移,没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那么手术稍微延期,问题也不是很大;如果肿瘤进展比较迅速,或者转移程度比较重,目前如果不能进行手术,可以考虑先做术前治疗,包括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等。

化疗方面,建议尽量还是维持以前的治疗方案,可以略作调整。比如将过去的每周方案或两周方案转化为三周方案。疗效基本上相似,还可以减少患者到医院的次数。

术后放疗方面,一般考虑术后6个月之内放疗都可以,可以适当延期。

内分泌治疗方面,跟过去差别不是特别大。

对于正在进行新辅助治疗或者术前治疗、术前化疗的这部分人群,汪成教授建议要定期来医院进行治疗。因为新辅助治疗针对的病情相对来说病期比较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做好整个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估,如果疗效不佳,可能需要更改方案。

最后,汪成教授提醒大家,术后康复、常规术后近期复查的患者可以适当推迟复查,对一些复发转移的晚期人群,需要跟主治医生沟通好,尽量达到错峰治疗。去医院复查的患者也要注意错峰。在去医院之前,要充分地了解医院目前的情况,能预约的最好先进行预约,以免白跑一趟,还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口服药物,应时之选

金贻婷副教授表示,一般来说,不建议正常化疗的患者暂停或推迟化疗,如果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如发生肺炎、发热或有流行病学的接触史,患者必须暂停化疗,那么要注意,暂停化疗,不代表是暂停了治疗,因为可以用一些口服药物来弥补。

蔡丰丰副教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乳腺癌患者的口服药物之选:如果说这个患者是三阴性的,只能用化疗药物的,我们可以用一些口服的化疗药物,比如说卡培他滨,去维持治疗;如果是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口服内分泌药物,居家隔离治疗。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还可以增加CDK4/6抑制剂,“包括我们现在目前上市的最主要的口服的靶向药物palbociclib(哌柏西利),它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CDK4/6抑制剂,可以让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获益。”

疫情期间,口服用药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让患者减少外出就医,避免交叉感染。那么乳腺癌患者居家服用口服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蔡丰丰副教授对此给出了解答:

首先,乳腺癌患者居家服用药物,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要注意自我观察。如果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向主诊医生咨询意见,决定下一步如何处理,或者是否需要进行停药。

其次,肿瘤的控制是需要持续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不可以随意更改剂量或者自行停药。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在乳腺癌患者人群占比60%-75%,以这部分患者为例,他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5-10年,这期间的服药情况对他们肿瘤复发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在疫情期间,这部分患者除了注意个人的防护外,一定要坚持服药,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能。

最后,对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来说,要注意治疗可能带来的伴随疾病,如骨质疏松、血脂异常等。尤其是已经有骨质疏松的患者,以及合并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更加注意骨折风险和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任何突发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至于内分泌治疗的方案是否需要调整,要跟乳腺癌主诊医生进行咨询。

新政出台,各界发力

针对疫情,国家医疗保障局推出“长处方”报销政策,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这个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病患者一样,一次购足2-3个月的用药量。“长处方”政策减少了病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的次数,减少了感染的机会。

上海医保局规定延长大病登记有效期。对于大病登记有效期在2020年6月30号前到期的,一律延续半年。同时,上海市医保部门延续“延伸处方”政策,社区延方享受医保报销。本市随方医保病人可以在医院附近或者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医院签约社区家庭医生,之后可以去社区医院配药,或者享受送药到家服务。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依西美坦片就可以通过社区延方购买,保障了参保患者长期用药的需求。

此外,上海医保部门还推出了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的举措。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远程医疗优势,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医疗服务,疫情期间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上海市将具备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常见病和慢性病参保患者复诊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医院、医生、药企以及线上零售平台等,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力,以期帮助到肿瘤患者。

在疫情期间,很多乳腺癌专家都通过医院官方或公益平台开通了线上诊疗与义诊。患者可以利用高速的网络及时在线问诊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口服药物,获取医生的帮助。这样一来,患者的很多问题在线上诊疗就能获取到专业的解决方案,减少来院次数。

如果担心医院交叉感染,购药可通过上海的肿瘤药物零售药房或线上便民购药平台,例如1药网、京东大药房等。

另外,很多药企也做了便民的举措。金贻婷副教授特别提到:“我所知道的辉瑞公司就对所有患者开通了辉瑞小药箱服务功能,患者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到附近零售药房的地址,也可以获得一些线上购药,送药上门的服务。

乳腺癌+新冠,怎么办?

乳腺癌患者如果意外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抗击呢?

蔡丰丰副教授告诉我们,乳腺癌患者一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对生命的威胁可能比乳腺癌肿瘤本身还要大。所以,如果乳腺癌患者已经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新冠肺炎列为主要矛盾,暂停乳腺癌的相关治疗。因为相对而言,乳腺癌的发展较新冠肺炎来说比较缓慢,所以在可控范围内延长乳腺癌的治疗是允许的。

专家寄语

汪成教授:请每位病友一定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措施。我相信通过全国上下共同的努力,通过目前将近3万医务工作者在武汉的斗争,冬天很快就会过去,春天一定能够到来。

蔡丰丰副教授:我们乳腺癌患者在疫情期间一定要做好自我的防护,减少外出,预防感染,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的日子。

金贻婷副教授:套用我们医院张文宏主任说过的一句话,现在不是疫情的结束,而仅仅是结束的开始。虽然现在除了武汉以外,全国的疫情形势都在好转,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张文宏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病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负责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美国ROCHESTER大学微生物系兼职教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曾分别在香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工作。牵头并完成国家“十五”攻关传染病耐药课题,目前牵头国家重大传染病“十一五”攻关快速诊断技术研究项目,负责国家“973计划”重大传染病耐药项目”子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华传染病杂志》、《微生物与感染》、《中华实验感染病学》、《HEPATOLOGY》中文版、《中国病毒病》等杂志编委,《肝脏》副主编,《EmergingMicrobesandInfection》。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紧密结合,注重客观的研究证据以及肝炎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发病机制研究,主张基于循证医学为患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擅长慢性肝病、肝硬化的诊治与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和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疾病的诊断.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