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孙晓南教授:肿瘤治疗宜早不宜迟,放疗患者要注意增强免疫力

2020-03-07 15:09:5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对于由于疫情而影响到肿瘤放化疗方案的病人,是否还需要与主治医生讨论调整方案,是否已经可以正常去医院接受治疗?

受访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放射治疗科主任 孙晓南教授 

春风已暖,全国多省市陆续出现新冠零确诊的喜人消息,目前公认疫情在全国已得到良好控制。对于由于疫情而影响到肿瘤放化疗方案的病人,是否还需要与主治医生讨论调整方案,是否已经可以正常去医院接受治疗?就这些问题,我们请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孙晓南教授,就肿瘤患者在此期间的就医和个人防护做出解答。

 

提问:面对疫情,放疗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去医院是不是存在被感染的高风险?

孙晓南主任:目前医院是必须按照预防医学的角度,对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筛查。比如说在浙江,病人都有一个健康码,分红、黄、绿三种类别,红的就是来自疫区或者高风险的病人。对于高风险的我们都要进行很仔细的筛查,比如平扫CT来排除新冠。在我们医院,也加强了很多防控措施。比如在医院门口和病房设置两次测温,来院的病人及陪同人员都需测温。规定一般情况下,每位病人最多只能有一位家属或陪护陪同,同时划分病房,固定病房对应固定医疗组,最大限度降低病人及医护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在管理层面也优化了各个环节,尽量提高效率,缩短病人来院就诊时间。这些措施非常有必要,让病人来医院被感染的风险并不会格外的高。

对于放疗方案,我们要知道肿瘤病人有一些治疗的特点。一旦诊断,需要早诊早治,并且需要在符合院感管理的情况下诊治肿瘤患者。比如说乳腺癌,开过刀做过化疗,接下来需要放疗了,时间上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的病人在3个月内进行放疗是最好的,超过了3个月那么远期的疗效就会受影响。再比如说鼻咽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如果拖延了1-2周甚至更长时间再开始放、化疗,治疗效果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对于大部分肿瘤来讲,及时地或者说准时地得到诊断和治疗才是最有好处的。

提问:我们知道肿瘤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而放化疗同样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降低不仅可能导致感染发生概率的增加,同时也会影响预后,甚至导致一些治疗手段的中断那么现在有哪些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孙晓南主任:放化疗不光会降低免疫功能,可能对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反应、进食状况、营养状况都有影响,除此也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还会对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有一定的影响。

提升免疫力可以从几个方面。

第一个,对病人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除了常见的TNM肿瘤分期评估之外,还包括活动能力、饮食状况的评估,对此可以对症进行影响。

第二个,就是对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如果营养状况好,对于治疗的耐受程度、顺利完成程度、预后,都会有一个很正面积极的影响。对免疫功能,包括骨髓的情况,也有一定的维持作用。

第三个,临床上也有用药物来达到免疫增强的作用,用的比较多的是胸腺法新,也就是日达仙。这是一种具有治疗性的免疫增强剂,在放化疗当中使用这个药物,患者除了骨髓功能的恢复之外,也有利于增加CD4+ CD8+N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放化疗引起的感染的发生。这也是有大量的临床数据来支持的。在治疗期间,一般一周用两次,治疗结束后也可以一周1-2,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问:疫情开始逐步得到控制,您能否给接下来要进行放疗的患者一些居家管理的建议?

孙晓南主任:居家管理,在武汉和武汉外的病人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病人在湖北、武汉,最好先通过医院微信或是线上咨询,与医生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适当地口服一些药物来控制疾病,尽量减少外出接受感染的风险。一定要去医院的话,药按照严格的医院要求去就诊、治疗。如果这个地区的疫情已经结束了,那基本可以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当地医院正常就诊。

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长处方等惠及患者的政策,病情稳定的病人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平台实现“就医、问诊、配药”等“一条龙”服务。许多平台都推出了线上义诊,肿瘤病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咨询相应的医生,及时了解自己疾病进展的情况。如果病人确实需要到医院治疗,比如正在化疗中、病情还未稳定的,那么来院途中需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隔离措施,尽量减少乘用公共交通,优先使用私家车,最好能提前在线上和医生预约好时间,错开集中就诊。

此外在居家期间也要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适当进行活动、加强营养、保持充分的休息,这是常规的一些生活上的要求,肿瘤病人要比普通人更注意平时的休息和营养,维持免疫力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