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县级医院最缺什么?专家、官员、院长各自的回答亮了!

2020-09-08 15:32:2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县级医院当务之急缺什么?缺人、缺钱、欠缺整合型服务体系……听听专家、官员、院长怎么说.

  9月4-6日,“‘健康中国 健康县域’中国县域健康大会暨2020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年会、第七届中国县域卫生发展论坛、第三届县医院建设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

  “县级医院最缺什么?”在开幕式的对话县域环节,中国县域卫生执行出品人谭勇抛出了这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引发全场参会人员的思考。

专家、官员、院长对话县域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江苏省苏州市卫健委主任谭伟良,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祝亮,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院长张志刚分别道出自己的见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大放异彩。对话县域,从高屋建瓴的建言献策到县域实干家的实战经验分享,既道出了广大县域医管人的心声,更为县级医院发展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路径,台上金句频现,场下掌声雷动。

  县级医院当务之急缺什么?

  霍勇:最关键的是“人”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

  肯定是人。”霍勇回答很笃定。霍勇提到,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建设两年来主要强调抓住三个关键,关键人物、关键技术、关键环节,而这三点都离不开人。

  霍勇解释,无论是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还是县域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区域网络构建,最为关键的就是院长,院长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做事情的水准;另外从技术层面看,没有科室优秀人才储备,何谈专科技术提升;既有的县域资源如何进行整合?把技术体系、医保、信息化互联网平台等关键环节串联起来。这更需要人来运作。“客观来讲,县域整个体系架构并没有建立起来,发现问题之余,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谭伟良:分级诊疗制度至关重要

  

江苏省苏州市卫健委主任谭伟良

  除了人才,谭伟良提到分级诊疗制度和整合型服务体系对于县域卫生发展至关重要。

  谭伟良表示,分级诊疗是进行公平医疗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关键,然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仍然任重道远。“分级诊疗不应该是服务体系的分级,保障制度,分级诊疗才能保证县域医院的快速发展。”对此,他提出,以医保支付手段改革为抓手,带动整个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在县域层面,布局尤为重要,助力真正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祝亮:最难的是理念转变和体系构建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祝亮

  历任医生、科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的“80后”县医院管理者祝亮认为,乘着医改的东风,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最难的是理念的转变和体系的构建。

  随着区域整合,县乡村一体化发展,拥有163万人口的永城市形成两大医疗集团。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从单体医疗机构管理者到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奋斗者的思维转变,扭转当地老百姓的就医习惯,攻克病种和培养人才。

  祝亮疾呼,“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县域院长需要能够抹开脸面去整合行政资源、医保资源,总额预付制度,按人头付费,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等政策是等不来的,需要院长去呼吁和沟通。”他强调,拥有再强大的力量都不如连接更具价值,整合型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是真正促成健康县域发展有力的抓手。

  张志刚:县级中医院缺钱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院长张志刚

  “实事求是地讲,县级中医医院缺钱。”张志刚谈到此话题并没有讳莫如深。他坦陈,近年来国家层面逐步加大了对于县级综合医院的投入,但是对于县级中医医院的资金投入尚有不足。另外一方面也不应该忽略,随着助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春天来了。

  “中医发展当前面临很多困难,但县域中医医院要始终抓好各项技术的推广,服务百姓。中医先行,还需要中医文化先行,全体国人都要信中医,要从骨子里扬起中医自信。这其中需要中医院做大量的工作,从孩子抓起、从群众抓起、从基层抓起。”

  疫情冲击,如何助力县域能力提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改变了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如何利用这场疫情助力县域能力建设提升呢?”谭勇提出的一个探究式问题,开启了第二个问题的对话。

  霍勇坦言,不能否认,这场新冠疫情确实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冲击,尤其是医疗系统。而如何把坏事儿变成了好事儿,是大家当下应该思考的。把防疫工作做到平时是第一步,否则再强的国力和医疗体系也未必能够完全应对。面对突发公卫事件,怎样把损失降到最小,取决于平时做了多少工作。不仅仅是预防传染病,也要防范非传染病,在我国非传染性疾病占所有疾病死亡率的80%。

  霍勇认为,不能浪费这场危机,中国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也同样适用于慢病管理。比如说对于新冠肺炎的防范,你去过哪儿?接触过谁?住哪个小区?都进行网格化管理,“人盯人才能管住”。

  同样的方式适用于管理慢病,将疾病预防延伸到最基层,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进行“人盯人”式的管控,这对于未来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两个加强一个结合”,是谭伟良对于此次疫情的深入思考。他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县域内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包括重症、呼吸、心血管学科建设;此外,要推动医院防治结合,比如公卫人员没有处方权,如果没有疫情的时候,疾控中心医生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情况不了解,又怎么指导群体防控、重大疾病防控呢?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