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关注国人心身健康 2022“心关爱 九州行”公益项目再次启航

2022-06-30 17:46:2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心关爱 九州行”自2020年启动以来,融合科普讲座、捐赠活动、义诊等各类公益活动,旨在凝聚社会力量,促进新冠疫情后国民心理健康重塑,累计覆盖社会大众超300万人次。

“疫情进入第3个年头,在常态化防控疫情的同时,由新冠疫情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另外一个严峻的挑战。WHO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增加了6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和1.5亿失眠障碍患者。在我国的调查中发现,41%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焦虑、抑郁占到30%。疫情导致的精神心理问题,成为疫情后整个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科学应对,发挥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表示,“精神心理疾病属于脑疾病的一部分、也是心身疾病的一部分,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精神心理学、中医学、影像学的专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和交流精神心理疾病,提高民众对精神心理健康的认知,助力健康中国梦!”

“焦虑是疫情期间容易出现的负面情绪,当人们对一件事情不确定或生活方式遭遇改变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大部分能够随着环境恢复而好转,但也有少部分人群会发展为疾病,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特殊人群,我们精神科医师要参与进来,为全社会的精神心理健康提供帮助。”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凌江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再次参与‘心关爱 九州行’公益活动的启动会,也相信此次活动将为守护全社会公众的心身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犹记得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北陆药业就第一时间启动了‘心关爱 九州行’公益活动,开展捐赠药品、关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培训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为保障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心身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教授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众和医务工作者的心身健康仍面临挑战,我们还要共同努力,树立大健康理念,践行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管理水平。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影像人成了抗击疫情的排头兵。核酸检查结果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而肺CT可以及时出具诊断报告,也能定量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成为快速诊断和辅助临床决策的重要武器。人工智能是影像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抗击疫情中,放射科专家参与开发的影像人工智能软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张惠茅教授讲到,“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患者反复做CT检查也会产生焦虑情绪,一线影像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疑似、确诊患者,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都需要得到有效的疏导和排解。”张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多学科专家的交流学习,向公众传递精神心理与影像学科的科学知识与观念,共同守护公众心身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公众和医务人员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面对棘手的病情和未知的疾病特征,如何科学面对和寻求解决之道是迫在眉睫的。

正因如此,3年来每年举办的“心关爱 九州行”公益活动才尤为重要,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和对心理问题的有效疏导和诊疗,能够真正构建国人心身健康管理体系;同时,中医药可以为疫情下国人心理健康贡献力量,太极拳、八段锦,还有调理肝脾、改善焦虑抑郁的药物,都可以很好地缓解心理症状。“我们在疾病面前要做到不害怕、不紧张,从容地去取得最终抗击疫情的胜利。”

据悉,“心关爱 九州行”自2020年启动以来,融合科普讲座、捐赠活动、义诊等各类公益活动,旨在凝聚社会力量,促进新冠疫情后国民心理健康重塑,累计覆盖社会大众超300万人次。

此次项目启动仪式在线上举办,医师报直播平台、今日头条、微博卫生健康、新浪新闻、百度健康、白大褂、海上名医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达75万余人次。

直击前线——心身防疫第一线

影像检查辅助临床诊断  用良好心态拥抱变化

“影像检查在新冠肺炎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一,CT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肺炎;其二,可用于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其三,影像检查已实现人工智能化,可以快速定量、预测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其四,可以与甲型流感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鉴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副院长施裕新教授指出,尤其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影像检查对于辅助疾病诊断和评估病情至关重要。

“在上海封控期间,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上海市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部门反馈,3~5月份共接受1.6万次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其中近80%与疫情相关。睡眠问题、药物供应、生活物资供应、情绪问题等等,每个人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都在尽量适应,寻求平复情绪的办法。”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教授表示,当我们对一件事不确定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但这往往是一过性的,当我们的生活步入正轨,焦虑情绪就会逐渐减弱。当前上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果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下半年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新调研结果发布

4万余青少年心理健康自身认知与家庭关注在线调研结果出炉

青少年与家长需建立有效沟通 中成药成心理疾病治疗首选

亚洲ADHD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身认知与家庭关注在线调研”的结果进行了解读。调研共收集43 714份有效问卷,家长占比78.7%,青少年占比21.3%。

结果显示,22%青少年自诉睡眠质量差,1/4青少年存在频发的入睡困难,38%青少年存在频发的浅眠或多梦,提示青少年睡眠问题日益严重,而睡眠问题往往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人际、学习等问题,家长应提高重视,在多关注孩子情绪、行为等外在表现的同时,也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此外,青少年自诉学习方面问题的比例均在20%以上,尤其是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问题最突出,但家长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郑教授表示,家长应思考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被关爱,在出现问题后愿意向家长倾诉和寻求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少年确诊心理疾病后,超半数家长对治疗存在顾虑,中成药是其最倾向的选择,有助于坚持治疗。

郑教授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医学科普非常重要,应帮助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识别孩子的心理问题,消除对疾病的错误认知,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帮助与规范的诊治,护佑其健康成长。

多维视角下的心身健康

重视特殊人群心理健康

“重大传染病的大流行往往伴随着心理危机的发生,新冠疫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应激情境。WHO曾估计,全球受疫情影响的人群中有30%~50%遭受各种心理困扰。”辽宁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主任王旭梅教授表示,近3年来,疫情持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疫情带来的压力逐渐由急性转变为慢性,焦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我们应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隔离人群、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王教授指出,病理性焦虑症状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可通过GAD-7量表进行焦虑症状的识别,同时应学会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恰当心态对待疫情信息、积极和相关人士展开沟通、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途径进行焦虑情绪的调节。

王教授介绍,焦虑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规律作息、运动等)、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此外,也可通过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王教授指出,植物药治疗焦虑障碍颇具优势,如九味镇心颗粒,可用于广泛性焦虑症心脾两虚证。

中成药治疗焦虑障碍颇具优势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肖宇医师分享了一例焦虑障碍患者诊疗案例,患者因“反复紧张、担心伴心慌、睡眠差,伴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半年”就诊。

肖医生结合患者需求制定了治疗方案:急性期“九味镇心颗粒+劳拉西泮”,巩固和维持期为“九味镇心颗粒”。患者治疗半个月后,自觉紧张、担心减轻一半、心慌缓解,睡眠尚可,注意力和记忆力改善;1个月后,紧张、担心、心慌等症状基本消失,睡眠佳,记忆力可;3个月后工作与生活已恢复至病前。

肖医生表示,焦虑障碍患者治疗的关键是避免复发,因此需要维持治疗。焦虑患者往往对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关注,临床可考虑选用中药治疗,如九味镇心颗粒,是明确获批焦虑症适应证的中成药,疗效确切,急性期联用可减少化药用量,提高耐受性;同时安全性好,无药物依赖、不影响认知功能,适合长期用药。

多维视角下的光影世界

影像学检查让精神疾病可视化

“放射科医生就像战场上的侦察兵,我们要把敌人的准确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报告给作战人员,以实现精准打击,也就是有效治疗。”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吕粟教授指出,影像检查在精神疾病诊疗上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精神疾患而言,其脑结构和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影像学检查就是识别此类异常的有效手段之一。

“影像学检查可以实现精神疾病脑异常改变的可视化。”吕教授强调,一方面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大脑是否存在异常,另一方面通过对大脑不同功能区域异常表现的评估与判断,可为精神疾患的临床干预提供客观参考。

吕教授指出,精神影像医生与精神专科医生密切合作,可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一些临床诊断为老年抑郁的患者,通过精神影像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其实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影像检查不必谈“辐”色变

说起影像检查,首先想到的就是辐射问题。什么是辐射?所有影像检查都有辐射吗?会不会对身体造成重大影响?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腹部学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负责人余日胜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余教授指出,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每年为2~4 mSV。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不含电离辐射,普通X线摄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离辐射。但1次头部CT检查,平均有效剂量是2 mSV,只相当于1年的自然本底辐射。

余教授强调,临床通常认为100 mSV以下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所以,即便一年多次检查一般也是安全的。同时,在影像学检查中,要注意做好非检查部位的辐射防护,注意儿童、孕妇等辐射敏感人群影像检查的防护。

总的来说,影像学检查是安全的,不必谈“辐”色变。

坚持创新 造福广大患者群体

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心关爱 九州行”的协办单位,是推出中国第一支磁共振对比剂的生产厂家专业对比剂供应商,同时也是在精神领域自主研发了中国首个批准用于广泛性焦虑症的中成药九味镇心颗粒,服务于广大焦虑患者的知名药企。

北陆药业正值成立30周年,作为一家有情怀、有使命感的民族药企业,北陆药业将继续秉承“立足精准医疗检测,追求身心健康”的使命,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回馈社会,坚持创新,不断聚合力量,助力大众健康管理,为国人心身健康添砖加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