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老年慢病大会在召开。大会以“科学防治慢病,助力老龄健康”为主题,国际国内慢病界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政策制定与决策者汇聚一堂,共同分享170余场相关报告,涵盖老年慢病领域130余个热点、痛点、难点问题,重点探索我国慢性病管理与慢病防治的策略和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在《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创中国新医学之路——中医药学传承创新的实践和思考》发言中,围绕多学科交叉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这一主题,阐发了学习和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系列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分析和论述了中医药学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发表题为《医学发展的整合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医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整合医学的出现是对传统医学的补充,通过综合各种医学方法和理论,可以更好地应对健康问题。中国提出的整合医学获得了国际认可,其目标是构建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健康问题。此外,改变生活习惯对预防和治疗肿瘤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以《大健康时代的慢病管理》为主题,提出慢性病防治要从仅治疗患者的生理症状与疾患,到基于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个体化危险因素提供多维度、全程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重点介绍了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的转型案例和大数据推进医防融合式糖尿病全程管理经验。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发表题为《学习是未来最好的养老——老年教育与老年健康》的主题演讲。演讲中,他提出了“强化六个健康老龄观”的理念,强调学习是最佳的养老方式。这是一种更积极、主动和经济的养老选择。他指出,提升健康素养是老龄健康亟需的重点,而健康教育是关键。老年教育应转型为更具赋能性的发展模式,以在健康老龄化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研究员、大会执行主席吴静在《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应对》中指出慢性病是我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她深入分析了我国老年慢病状况和相关数据,并提出了综合的应对方案。她强调,要重视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关注身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筛查与早期干预,预防老年人失能,关注口腔健康,并重视老年人群伤害的预防。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加强慢病管理和老年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李小鹰发表题为《老年慢性共病的科学管理模式》的主题演讲,提出老年患者的重要特点是多种疾病共存,老年人因器官衰老、生理功能减退而易患多种慢性病,伴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快速进程,共病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是目前全球医疗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并分享老年共病患者的管理模式等经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在《从医保制度改革看老年人健康保障》演讲中强调,应通过制度改革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从治病模式向健康保障模式的转变。这需要改变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以促进医保、医疗和医药的协同发展与治理,构建一个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且可持续的健康模式。
上海健康医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周亮在《践行人民至上探索老年主动健康智能科技应对》的演讲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议题。随着智能科技与医学的交叉融合,我们需要探索适应健康中国发展的新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并构建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新业态下的全链条主动健康生态群势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推动老年主动健康科技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需求,并为构建全面、全民参与的健康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国兵在《人体免疫衰老表型、机制及应用》演讲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健康亟需更多关注与研究。在这方面,免疫系统的变化尤为重要。研究人员发现衰弱特异性单核细胞的存在,同时也揭示了NEAT1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还建立了一种衰老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平台,并应用于实践中。这些研究成果提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在衰老和衰弱过程中的变化,并发现了潜在的分子标记物,为进一步推动老年人主动健康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和理论基础。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这些研究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健康状况以及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营养系主任、教授高翔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障碍是影响非常大的疾病,68%的老年人都存在睡眠障碍。他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营养、睡眠与生物节律》,第一是通过不宁腿综合症如何影响睡眠,第二是通过总体睡眠质量谈睡眠如何影响饮食行为;第三是节律和营养的关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教授徐波研究了老年慢阻肺的多个方面,包括慢阻肺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特点及在慢阻肺发病中的作用,老年慢阻肺诊断、分期与评估,老年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管理,老年慢阻肺合并症,老年慢阻肺的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的综合治疗和管理等方面对《中国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诊治和管理》进行分享。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马晶做《整合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医防融合慢病防治新模式》的发言,分享了一些临床案例,并提出了传统医疗模式的两大浪费问题:过度医疗和太晚治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局限性,基于科学证据的医疗实践、加强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改善医疗决策和资源利用,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乡村医疗发展。
大会首日的圆桌论坛以“整合各界力量,助力老年健康管理”为主题,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国兵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大会执行主席季光,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大会执行主席高和,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文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徐波,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李洁等专家,从疾控、临床、中医、企业等角度,围绕融合、创新与赋能,分享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问题、困难、挑战和机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