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首页 > 诊疗频道 > 专家访谈 > 权威专家访谈 > 正文

63岁知名演员直播时晕倒!高温天防暑,冷饮不如热茶?

2025-06-30 10:13:47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从中医角度来讲,真正解暑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温,而是“以热制热”。

指导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詹慧瑜

6月21日晚,63岁知名演员马景涛在杭州宋城景区直播演出时突然晕倒,随后主持人大喊断播,马景涛直播间中断了该场演出的直播。6月22日下午,马景涛通过社交媒体跟网友报平安。马景涛向公众回应称,“非常抱歉让大家担心了,小马哥来报个平安。天气太热,稍微恍惚了一下。谢谢大家的关心,小伙伴近期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广东天气 预计,23-25日,广东大部市县多云,午后局部有分散(雷)阵雨,中北部的部分市县有35~37℃的高温天气!夏日炎炎,喝冰水,吃冰棍,吹空调,洗冷水澡,这些都是许多人的解暑必备。但你会发现,这种“快速降温”带来的只有短暂的凉爽,之后依旧是闷热难耐。

63岁知名演员直播时晕倒!高温天防暑,冷饮不如热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詹慧瑜指出,从中医角度来讲,真正解暑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温,而是“以热制热”。

“以热制热”的方法来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以热制热,并非要在炎热的夏日去追求高温,而是通过一些比较温和的方式,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把体内的热量带出体外,从而使人感觉舒适和清爽。

以热制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洗温水澡

夏天我们洗冷水澡的时候感觉很爽,冷水会带来的短暂清凉,但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洗完之后可能更热。建议选择跟体温相近的水温,大概35℃~37℃进行沐浴,这样的水温既能适度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身体散发热量,又能避免皮肤受到过冷刺激。

二、泡脚

夏季适当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排汗,还能刺激脚部的经络穴位,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等功效。晚上睡觉前,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三、喝热茶

夏季饮用热茶是中医推荐的养生之道。《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带走身体的一些热量。同时,热茶能刺激毛细血管舒张,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分泌,有利于散热降温。

四、适量吃热性食物

夏季阳气浮散在外,体内虚寒。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辛温,能发散表邪,温中止呕。适量吃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但需注意,有牙痛等上火症状以及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

五、喝点热粥

夏季暑湿夹杂,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本草纲目》中提到:“粥能畅胃气,生津液。”山药、莲子、百合、薏苡仁、绿豆等都是夏季煮粥的好食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2~3种食材与粥同煮,如薏苡仁红豆粥、百合莲子粥、绿豆荷叶粥等。

六、少用空调,多通风透气

长期在空调房内容易患空调病,如鼻塞、流涕、头痛、颈椎不适、关节疼痛等。使用空调时,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较为适宜,使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通风,让身体与自然界的阳气相通。

七、适当运动排汗

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加速汗液排出,带走体内的热量和毒素。选择适宜的时间,建议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进行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跳操等,也可选择一些在室内的运动,如羽毛球、瑜伽、普拉提等。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喝点温水或淡盐水。

(通讯员:许咏怡、李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王如太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擅长领域:对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lgA肾病、肾盂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常见病等有丰富临床经验。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