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詹慧瑜
6月21日晚,63岁知名演员马景涛在杭州宋城景区直播演出时突然晕倒,随后主持人大喊断播,马景涛直播间中断了该场演出的直播。6月22日下午,马景涛通过社交媒体跟网友报平安。马景涛向公众回应称,“非常抱歉让大家担心了,小马哥来报个平安。天气太热,稍微恍惚了一下。谢谢大家的关心,小伙伴近期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广东天气 预计,23-25日,广东大部市县多云,午后局部有分散(雷)阵雨,中北部的部分市县有35~37℃的高温天气!夏日炎炎,喝冰水,吃冰棍,吹空调,洗冷水澡,这些都是许多人的解暑必备。但你会发现,这种“快速降温”带来的只有短暂的凉爽,之后依旧是闷热难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詹慧瑜指出,从中医角度来讲,真正解暑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温,而是“以热制热”。
“以热制热”的方法来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以热制热,并非要在炎热的夏日去追求高温,而是通过一些比较温和的方式,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把体内的热量带出体外,从而使人感觉舒适和清爽。
以热制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洗温水澡
夏天我们洗冷水澡的时候感觉很爽,冷水会带来的短暂清凉,但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洗完之后可能更热。建议选择跟体温相近的水温,大概35℃~37℃进行沐浴,这样的水温既能适度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身体散发热量,又能避免皮肤受到过冷刺激。
二、泡脚
夏季适当用热水泡脚,不仅能促进排汗,还能刺激脚部的经络穴位,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等功效。晚上睡觉前,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三、喝热茶
夏季饮用热茶是中医推荐的养生之道。《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带走身体的一些热量。同时,热茶能刺激毛细血管舒张,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分泌,有利于散热降温。
四、适量吃热性食物
夏季阳气浮散在外,体内虚寒。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辛温,能发散表邪,温中止呕。适量吃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但需注意,有牙痛等上火症状以及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
五、喝点热粥
夏季暑湿夹杂,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本草纲目》中提到:“粥能畅胃气,生津液。”山药、莲子、百合、薏苡仁、绿豆等都是夏季煮粥的好食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2~3种食材与粥同煮,如薏苡仁红豆粥、百合莲子粥、绿豆荷叶粥等。
六、少用空调,多通风透气
长期在空调房内容易患空调病,如鼻塞、流涕、头痛、颈椎不适、关节疼痛等。使用空调时,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较为适宜,使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通风,让身体与自然界的阳气相通。
七、适当运动排汗
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加速汗液排出,带走体内的热量和毒素。选择适宜的时间,建议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进行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如慢跑、打太极、跳操等,也可选择一些在室内的运动,如羽毛球、瑜伽、普拉提等。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喝点温水或淡盐水。
(通讯员:许咏怡、李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