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慢病防控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多学科合作探讨慢病防治体系 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慢病防控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国际社会非常重视慢病的控制,世界银行也对中国敲醒了警钟,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是慢病快速增长期,且特别强调中风对中国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危害最大。

  国际社会的经验证明慢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后会有明确效果。慢病防控的重点工作,首先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我国防治体系建设沿用了前苏联的体系,防和治是分开的),要有明确的政策和策略及适宜人才并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

  以往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体系,但传染病和慢性病区别很大,宏观策略应该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教育先行,学科合作、规范防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

  慢病控制最主要的技术性实施战场是医疗机构,高危人群的筛查与干预,筛查干预有很多必须是医疗基础性措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慢病防控工作体系尚属空白,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病防治工作网络还处在探索阶段。

  建立工作体系是个系统工程,牵扯多个部门,特别是群众团体。从技术服务体系上讲,应该建立基地医院网络及纵向服务体系建设,基地医院内设机构的调整及工作规范、制度改革,不像以前仅仅是治疗。同时,建立责任家庭医生制度,把高危人群管住。

  在卫生系统内部应建立多方合作、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医政、疾控、农村互相协调、联合;以基地医院为中心,建立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总想体系,实现在社区管,需要做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再转到上级医疗机构的上下联动。

  许多慢病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卫生部原部长陈竺特别强调,我们抓脑卒中的防控就等于牵住了我国慢病防控的牛鼻子。

  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自2009年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启动,到2011年卫生部接受成立了工程委员会。当时陈竺部长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我们还设立了国家基地医院,制订了卒中防治规范。推广适宜技术,如颈动脉狭窄、严重颈动脉狭窄。

  美国对于严重狭窄者每年要实施12-15万例手术,由此引发的卒中危险大幅降低,但我们的合格医生太少了,2009年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符合手术数量标准的医生只有8人,经过两年培训,现在已达22人,但还是非常少。

  我们开展了大样本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基本掌握了中国脑卒中流行情况,初步提示了中国脑卒中流行相关危险因素。另外我们也建立了高危人群的前瞻队列,信息平台现在已经存储了200多万社区和医院筛查对象的信息。

  通过筛查,测算中国脑卒中的患病率,标化患病率按年龄、性别、城乡标化,全国标化患病率1.82%,由此估算,全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036万罹患过脑卒中。

  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开展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重大国民健康工程。

  “十二五”期间将完善基地医院工作网络,基地医院数量发展至300家左右。我们也希望脑卒中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为其它重点慢病的预防控制和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诊疗频道热点文章

专家答:针灸“奇”在哪专家答:针灸“奇”在哪

关注《精神卫生法》 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视 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今年我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为动员全社会关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详细]
返回诊疗频道首页 我来评两句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