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年:现代中国医药学对世界的贡献及可持续发展

2013-04-16    39健康网    京漂

  20世纪以来,中国在医学、药学研究领域对世界作出了哪些贡献?在4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华健康管理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为在场听众作了详细阐述。

  纵观中国医药卫生事业60年发展的情况,巴德年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总结。

  医学方面:

  上世纪五十年代,汤飞凡、张晓楼最先找到沙眼病因,发现沙眼病毒。

  1958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功治愈全身97%皮肤烧伤患者,这在当时是医学奇迹。从此,在烧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国人一直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并持续作出巨大贡献。

  1960年,协和医院宋鸿钊等人首先提出利用化疗药物治疗绒毛膜上皮癌,女性通过此法治愈绒毛膜上皮癌,还可生育。

  1962年,上海六院陈中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断手再植成功,他也被尊称为“世界断臂再植之父”。此后,断肢、断指(趾)再植领域成为中国骨科学在世界扬眉吐气的领域。

  六十至八十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用现场、实验室、临床相结合的方法,使中国食道癌研究的水平及其成果受到世界高度重视。

  七十至八十年代,汤钊猷、吴孟超的小肝癌研究使我国治疗小肝癌和肝癌的水平和能力世界最佳。

  70'-00' 在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上海第二医学院从王振义教授开始,到后来的弟子陈竺、陈赛娟,采用维甲酸进行诱导分化的方法,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治疗。其后,他们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韩太云、张廷栋、张鹏等)合作,利用三氧化二砷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几乎可以将这个病完全治好,治愈率和治愈水平得到了世界公认。

  药学方面:

  上世纪二十年代协和药学系陈克恢:麻黄素;

  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张昌绍、赵承嘏、周廷冲:常山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获得成功;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523”计划(屠呦呦、李国桥等)发明的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及其改进型至今还在非洲等热带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了WHO(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许。

  改革开放以来,人工麝香联苯双酯双环醇、维甲酸、丁苯肽、小儿麻痹疫苗、甲肝疫苗、甲流疫苗、埃克替尼、恩度及其蛋白复性技术、黄连素降脂;

  巴德年院士指出,医药学领域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的医学科学家已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许多国际杂志的编委、国际会议的主席由中国人担当,成为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的中国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讲座过程中,巴德年院士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这一使命,并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目标是:人口数量适中、人口结构合理、全体国民都享有医疗保障,国家有完整、系统、高效的卫生服务及应急体系,有较好的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多数国民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改善、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实现小康。

  他强调,有了健康的民族,才会有强大的国家,并呼吁整个医药卫生界为之奋斗。

  要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理想,实现医药学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是培养出更多人才。医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长期的积累,如何培养优秀人才是实现理想的基础。

  巴德年认为,优秀的医学生应具备四个成功因素,即人文心、科学脑、世界观和勤劳手,需要具备以下综合素质:

  爱国敬民,国家主人的责任心;

  学啥会啥,干啥像啥的真本事;

  合作共事,组织领导的团队精神;

  百折不挠,宠辱不惊的坚强意志;

  达不到、累不坏、气不垮的健全体魄。

  报告最后,巴德年院士用一副对联展示了他为国家继续培养杰出医药学人才的决心和雄心。

  上联:为国提携俊杰 人才辈出尽其忠

  下联:为民教书育人 桃李满天行其孝

  横批:爱国敬民 忠孝两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诊疗频道热点文章

专家答:针灸“奇”在哪专家答:针灸“奇”在哪

关注《精神卫生法》 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视 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今年我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为动员全社会关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详细]
返回诊疗频道首页 我来评两句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