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支架为中国腹主动脉瘤疑难患者提供解决方案

  近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库克医疗在全国血管腔内治疗研讨会上,正式在中国推出一款高端腹主动脉瘤“开窗”支架系统——Zenith Fenestrated®。该款开窗型腹主动脉瘤支架系统是全球首款针对肾下瘤颈短至4 毫米的患者而设计的,其与伦比的抗移性能、稳固的支撑力和持续的贴合性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特殊的解剖结构定制出其专属的开窗型支架产品。它的面世将为我国更多疑难腹主动脉瘤患者提供解决方案。

  研讨会上,我国血管外科著名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说:“开窗技术的出现,为以往找不到合适治疗方式的复杂病例和疑难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治愈希望。这种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我国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迈入了全新的时代。”

  血管腔内治疗力克“不定时炸弹”

  腹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动脉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65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约为8.8% 1。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来势凶险,绝大多数病人破裂前任何症状出现,好比肚里的“不定时炸弹”。 一旦瘤体破裂,由于体内大量失血会造成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有调查显示,腹主动脉瘤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9%,一旦瘤体破裂,死亡率则高达80% 2。

  腹主动脉瘤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微创腔内治疗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摒弃了全麻、开腹和阻断主动脉的弊端,其显著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使许多患有合并心、、肾等脏器疾病的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获得了治愈机会。从中远期随访结果来看,血管腔内修复术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腔内修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常用方法。

  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补充道:“尽管腔内修复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选择进腔内修复技术的动脉瘤一定要有良好解剖形态。对瘤体邻近内脏动脉、严重血管弯曲等病变,常规的腔内修复器材法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常规的腔内修复技术只能适合约70%左右的动脉瘤患者。仍有约三成患者因瘤体位置特殊而不得不选择开放手术甚至放弃治疗。”

  科技创新突破极限为生命造福

  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腹主动脉瘤的解剖学条件对血管腔内修复术的限制大大放宽,“开窗”型支架Zenith Fenestrated®的应用正是对内脏动脉处理具有革命意义的进展。通过术前充分研究病人的CT图像,仔细确认肾动脉和其他内脏动脉的确切位置,获得精确的解剖数据,从而确定“开窗”的方向和位置,并专业定制只适合这个病人解剖形态的支架型血管。手术中,将定制的“开窗”支架植入到瘤颈部位,在支架释放过程中使“窗口”精确与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对位,并经“窗口”在内脏动脉内再植入小口径的支架防止支架移位,从而保证各内脏动脉的血液供应。

  作为全球首款针对复杂型腹主动脉瘤而研制的Zenith Fenestrated®支架系统,其独特的锚定倒钩与支架成一定角度,并交错排列,形成与伦比的抗移性能;自膨式Z形内支架可提供连续的径向支撑力,使支架与血管完美贴壁;长主体设计模拟自然解剖结,产品长度、刚性与韧性之间完美平衡。支架同时配置经特殊设计的输送系统和释放装置使手术更加便于操作。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及血管外科主任景在平教授还告诉我们:“由于此类病人通常瘤体非常巨大,已经扩张到其双侧肾动脉开口部位,使用常规的支架不可能实现近端良好的锚定,会存在近端内漏、支架移位等巨大风险。开窗技术为这类疑难病人带来了福音,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血管腔内修复术,更是一个血管腔内重建的过程。”

  “库克医疗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血管腔内重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哪怕只是帮助很小一部分的患者找回健康生活的希望。” 库克医疗主动脉介入事业部全球产品经理Anthony Smith说,“我们希望库克的全线产品能够满足所有类型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需要,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刘婷)

返回北京站首页 我来评两句

本文评论

(共-条) 查看所有评论>>
  • 正在加载评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