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肝硬化和人体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2014-09-26 21:12:53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首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肠道菌群基因集,包含269万个基因,其中36.1%即97万为首次发现的基因。

  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和她的团队今年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肝硬化和人体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过对肠道微生态的监测和干预,可以有助于肝硬化诊断,还能用于肝硬化疗效的评估阻止肝硬化的进展。这一研究结果于7月24日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这项研究历时3年,收集了181个来自于中国人肠道菌群的样本,其中98个中国肝硬化患者的粪便样本及83个健康中国人志愿者的粪便样本。通过对269万个肠道微生物菌群基因的研究,研究人员有了不少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揭示了肠道菌群和肝硬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首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肠道菌群基因集,包含269万个基因,其中36.1%即97万为首次发现的基因。

肝硬化和人体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阐明了肝硬化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在对肝硬化组和健康人组的对比中,研究人员发现,拟杆菌属均为主导菌属,但是肝硬化组比健康人组含量明显减少。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及普氏菌属在肝硬化组中含量增多。“这说明,和健康人相比,肝硬化患者肠道中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及时补充有益菌,清除有害菌,有助于肝硬化的治疗。”

  通过基因标记物的聚类分析,发现了28种细菌与肝硬化密切相关,其中多个细菌是肝硬化患者中首次发现。

  首次发现肝硬化患者口腔菌侵入到肠道,而健康人中没有此现象,可能对肝硬化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发现了15个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微生物基因,建立了预测疾病的模型,今后不仅有助于肝硬化诊断,还能用于肝硬化疗效的评估。

  从1994年开始,李兰娟院士便敏锐地观察到肠道微生态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团队经过20年的研究,有了很多重大发现。李兰娟院士说,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告诉医务人员,在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中,要重视肠道菌群的平衡。不要乱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它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有益菌,加重肝病病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肝硬化
擅长肝硬化专家更多
  • 吴煜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领域:胃癌、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的中医治疗;放化疗的中药调理;癌症中医康复及癌痛治疗

  • 孟淑环满洲里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内一科(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多次主持科室急、危、重症病例的抢救工作,擅长传染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皮肤病诊疗。对各种病毒性肝炎、黄疸、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肺结核并发咯血、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猩红热、风疹、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流感、梅毒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 柯新桥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擅长领域:深圳市名中医,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内科疾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肠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尿道炎、慢性肾炎、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偏头痛、眩晕症,以及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性机能减退、慢性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有较显著疗效。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