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站 > 专访 > 正文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 东方医院有妙招

www.39.net  2008-8-5  39健康网  通讯员 闫剑坤
您知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什么危害吗?北京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刘继前教授为您讲述。

  许多患者同时合并动脉闭塞和组织缺血,如果患肢缺血病变严重,应该行血管重建手术,如血管置换、血管旁路、血管介入或成形术。坏疽患者在休息时有疼痛及广泛的病变不能手术者,要给予有效的截肢,尽可能在膝关节以下截肢。如有可能,截肢前最好做血管造影,以决定截肢平面。对于血管阻塞不是非常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以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等;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口服西洛他唑(培达)有较好地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

  前列腺素E1能扩张病变部位痉挛的血管,增加缺血区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使部分僵硬红细胞易于通过毛细血管,有效改善微循环。该药通过多种途径扩张血管,是目前最强的内源性扩血管药物。但由于该药经过肺循环被灭活,药物在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只有20 min,所以,以往难以应用于临床。脂微球包裹的前列地尔(凯时)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前列腺素E1,具有靶向性、持续性和高效性,能够特异地作用于狭窄和有斑块的动脉,明显地改善间歇性跛行症状和降低下肢动脉血管阻力、改善下肢动脉血流。

  血管完全闭塞且没有流出道的患者,尤其是不能行血管外科手术者,可以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患者骨髓的干细胞注射在闭塞的外周动脉周围,促使周围侧支循环的形成。也可采用超声消融的方法,打通闭塞的血管。

  若合并感染,尤其是有骨髓炎和深部脓肿者,常需住院。应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在血糖监测的基础上强化胰岛素治疗。加强抗炎,可采用三联抗菌素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菌素。此外,还需与外科医生加强联系,以便及时行切开引流等外科处理。原则上,应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决定用药。

  难治性溃疡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去除特别的骨性突出,但这种治疗有严重的局部并发症。严重溃疡合并感染,尤其是有坏疽者,需要进行截肢。对于年龄相对年轻的患者,截肢平面应尽可能地低,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首先保证生命和避免反复截肢、确保截肢后能够愈合。这需要糖尿病专科、骨科、血管外科等多专业的共同合作。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外科根据30余年的临床经验,对不同病情采用辨证论治、分期论治、中医内外治等方法治疗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坏疽,取得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辨证治疗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体征和舌苔脉象表现,将糖尿病足分为七型。1、脉络失养2、脉络血瘀3、脉络瘀热4、脉络瘀毒型5、湿热下注6、热毒炽盛7、正虚邪恋

  (二)分期治疗 : 我们采用分期辨治的方法,将本病分为感染期、稳定期、愈合期。

  (三)中医外治法 :如(1)坏死组织清除;(2)外治薰、洗换药; (3)挂线疗法; (4) 冲洗疗法;(5)垫棉法;(6)物理疗法等等。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则十分重要。欧洲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贯彻St. Vincent宣言,部分地区已经将糖尿病患者截肢率降低了50%以上。国际糖尿病足临床共识特别强调,糖尿病足重在预防。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是“糖尿病与足保护”,其目的也是为了唤起全社会对糖尿病足的重视。正如国际糖尿病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Boulton教授最近在北京2005年糖尿病足与相关疾病论坛上所指出的,糖尿病足的检查不需要高深的技术和昂贵的医疗设备,需要的是医护人员的热情和认真,只要请糖尿病患者脱鞋,医护人员花几分钟时间仔细地检查就可以发现足病的危险因素而矫正它。澳大利亚的经验也证明,对于足病高危人群实行重点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教育8例以往曾经有过足溃疡的患者,就可以预防1个患者的足溃疡复发;每教育25个接受足底尼龙丝检查有感觉消失的患者或30个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就可以预防1例发生足溃疡。但在没有这些足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要教育266例糖尿病患者才可能预防1例发生足溃疡,提示糖尿病足的预防重点应是在有足病高危因素的患者群。未病先防,预防为主。增强对糖尿病的认识,认真做好糖尿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的检测,包括积极控制糖尿病及减肥;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症,包括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积极预防微血管病变,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糖尿病患者尤应注意足部护理: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穿着,鸡眼和胼胝的护理,下肢微循环的护理,避免肢端皮肤受伤,积极防治局部感染(足癣等), 按摩足部,注意保暖,修剪趾甲不能太靠近皮肤,指导患者尽量减少搔抓皮肤,增强全身营养状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责任编辑:黄彬)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