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消除宫颈癌并非梦想 综合预防是关键

2011-04-25 08:43: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4月23-24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举办的“第九次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暨HPV疫苗与子宫颈癌防治研讨会”在北京广西大厦举行,24日下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子宫颈癌综合预防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关于子宫颈癌的综合预防

  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二位高发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数据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50万新发宫颈癌病例,超过20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其中超过86%的病例来自发展中国家。

  专家建议,宫颈癌的预防最好的方法是打疫苗,让HPV病毒进入人体的时候,人体产生综合抗体把病毒消灭掉,这是一级预防。而对一些已经有了性行为,很可能感染了HPV病毒的妇女来说,还应该坚持宫颈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因此,要从源头上防治宫颈癌,需要将应用疫苗的一级手段和筛查等二级预防措施充分结合。

  关于接种疫苗

  《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指出,“最为理想、且能从根本上防范子宫颈癌的办法则是采用疫苗进行病因预防。在不远的将来,子宫颈癌将是人类通过免疫接种全面预防和根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于2002年研发成功,2006年在美国上市,随后,全球陆续有160多个国家批准了疫苗的使用。 到现在,最早的HPV疫苗在第一批人群中运用了8年,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可以认可的。从目前国外使用HPV疫苗后的初步效果来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都降低了,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大概降低了80%-90%。2009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了一个对宫颈癌疫苗立场观点的白皮书,提出:HPV疫苗是有利于人类的,是可以用于宫颈癌的预防的,而且用的人群最好是没有被HPV感染前的女性,实际上就是没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用在年轻的女性身上。

  2008年诺贝尔奖生物/医学奖的得主豪森博士的获奖成就,就是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病因,这一发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HPV疫苗的问世奠定了最重要的科学基础。HPV疫苗的诞生,为全球众多女性带来了福音。

  HPV疫苗目前仍未在中国批准上市,现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从两年的实验观察看,HPV疫苗对中国人群是安全的,但要看到癌前病变的预防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应尽快引进国外的HPV疫苗,让我国女性尽早共享这项人类科学进步的成果。

  关于子宫颈癌筛查

  筛查是对所有具有患子宫颈癌风险的妇女的检查,她们中大多数症状。

  筛查要点:

  筛查的目的是发现癌前病变,这些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可能发展为癌症。

  只有通过有组织的筛查体系进行随访和治疗,筛查才能有效。

  在筛查中发现异常的妇女需要定期随访、明确诊断、或给予相应的治疗,以阻止病变进展为癌症或是能在癌症的早期进行治疗。

  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巴氏涂片、VIA、VILI、和HPV。其中HPV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检测手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不管采用何种筛查方法,疾病控制计划有效的关键在于使尽可能多的妇女得到高质量的筛查和治疗。

  对于大多数有患癌风险的妇女,享有由中心统一组织、设计并实施的筛查计划要优于机会性筛查。

  关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推荐年龄和频率

  新计划将启动,在30岁或以上的妇女中开始筛查,如果已经覆盖所有高危的妇女,可以加上更年轻的妇女。现有的组织性筛查计划中不包括年龄小于25岁者。

  如果一个妇女一生只能筛查一次,那么最好在35-45岁之间。

  对50岁以上的妇女5年筛查一次是合适的。

  如果资源许可,在25-49岁间可以3年筛查一次。

  任何年龄都不推荐每年筛查一次。

  如果前2次宫颈涂片结果为阴性,65岁以上妇女不需要再筛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赵平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腹部外科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腹部外科主任。197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92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实践及研究工作,擅长胰腺、肝脏及胃肠肿瘤外科诊断治疗。先后担任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五攻关等重大课题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及参编医学专著20余部。任中华肿瘤杂志及癌症进展杂志、中国肿瘤杂志、中国肿瘤临床年鉴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