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脑卒中二级预防新论

2011-07-02 23:39: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脑卒中作为我国第一大致残疾病和第二大致死疾病,它的治疗与预防都被许多人关注,而本次TISC所作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被认为是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兼具的论坛。

  脑卒中作为我国第一大致残疾病和第二大致死疾病,它的治疗与预防都被许多人关注,而本次TISC所作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被认为是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兼具的论坛。该次论坛分为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 I(上午)和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 II(下午)两段,会议中座无虚席,医师们都求知若渴的听着会上的专家的演讲,即便是坐在过道上也无退席之意。

  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 I

  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 I由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科主任管阳太教授主持,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各方面管理进行演讲。

脑卒中二级预防新论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Joseph Y. Chu教授带来加拿大华裔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十年回顾性研究,研究指出发生脑卒中的加拿大华裔多合并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以及有既往颅内出血史的趋势;不论是否华裔,颅内出血并有吸烟史患者死亡率较高。Chu教授认为,造成这些不同的流行病学的原因可能是生活方式,如高盐、高脂饮食等,对北美华人脑卒中危险因素还需进一步的前瞻性大规模的研究。

  而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潘旭东教授,则讲解了脑卒中后血压个体化管理策略,并以两个真实病例为例做降压治疗,指出脑出血降压指南相对明确,安全性好,脑梗死降压需谨慎,血管检查和病情观察有重要帮助。

  广东人民医院神经科的王丽娟教授是论坛中较为少见的女性,她对比了中外关于急性期降压的指南内容,带来了美国AHA/ASA2011版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的推荐,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在发病24小时以后进行降压治疗(I, A)。

  饮酒居然可以在脑卒中急性期保护神经。来自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Yuchuan Ding教授带来饮酒对脑卒中治疗的影响,对小鼠脑卒中模型应用相对高剂量酒精(1.5g/Kg)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可降低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生神经保护因子,减少促凋亡蛋白和过度糖酵解。

  接着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樊东升院长讲解动脉粥样斑块逆转-来自他汀的证据,他介绍了他汀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抗炎症、抗氧化等途径逆转斑块,在脑卒中发作超早期和急性期可发挥良好的作用。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武剑教授带来老年脑血管疾病的他汀治疗策略,他认为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来灵活应用他汀,多数老年患者使用中、小剂量的他汀即可使血脂达标,达标后应坚持长期用药,可根据血脂水平调整剂量甚至更换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如无特殊原因不应停药。突然停药后短期内的血脂升高,可使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

  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娄昕教授带来颅内动脉斑块的高分辨MRI研究,颅内动脉高分辨MRI能显示动脉管壁,有助于进行组分分析、负荷测量、病因鉴别诊断。利用各种不同的新技术研究斑块的信号特点以及强化方式从而判断颅内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II

  脑卒中二级预防论坛 II相对于论坛I而言更偏向于脑卒中临床实际治疗与脑卒中并发症的改善方面。该论坛由王拥军教授、董强教授、崔丽英教授联袂主持,高山教授、曾进胜教授、徐安定教授和莫世湟教授分别对脑卒中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管理策略、降压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做了报告。

  高山教授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的创始人之一,CISS与以往的TOAST、改良TOAST分型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病因机制的分型,这次高山教授着重讲解了大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包括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以及混合型。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的曾进胜教授带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动脉粥样硬化管理策略,曾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指南对他汀治疗的更新,指出所有LDL-C>100mg/dL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TIA均应使用他汀;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或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应使用具有强化降脂效果的他汀;脑卒中后尽早启动他汀(证据显示3天内)有助于改善近远期预后。然后就二级预防何时启动他汀治疗展开讨论,带来“Treating Arteries Instead of Risk Factors”新理念,最新研究指出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靶目标进行强化他汀治疗,可使斑块进展率迅速降低甚至逆转。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安定教授带来优化脑卒中患者的降压策略,他认为脑卒中急性期的降压治疗仍需个体化;住院期间启动CCB类降压药可减少脑卒中患者6个月死亡率;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降压应注意血压变异性,氨氯地平可有效减少血压变异性;最新英国高血压指南(NICE2011)也强化CCB的推荐。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莫世湟教授分享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疗经验,最新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为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致的疼痛,在欧洲发病率约为6%,我国估计有超过1500万患者。目前指南推荐普瑞巴林为治疗首选药物,其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安全性佳等特点。

  该次预防论坛不仅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了详尽的描述,而且也对预防减少脑卒中发作的高危因素做了详尽的阐述,对于指导临床医师用药、科研人员开展新一轮的脑卒中预防研究都具有相当的意义。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小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徐安定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和大内科临床工作,1991年后从事神经病学特别是脑血管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德国留学期间,主要从事中风的专题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005年起兼任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全英文授课教师,承担3门课程授课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名。近年多次应邀在全国性/地域性会议上进行专题讲座。为全国知名脑血管病专家。 1978-1983 就读原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8-1991 就读于暨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6-1998 就读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8.12回国后被聘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导师。2003年12月 任神经内科及教研室主任 2004年10月后先后被聘为主任医师、教授 2007年8月兼任暨南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8年获得博士导师资格。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