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上海专家肺癌研究成果入选国际顶级期刊

2012-11-28 10:32:4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11月13日,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带领的肺癌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项科研成果在非小细胞肺癌某新分子亚型的准确描述、定义及RET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11月13日,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18.37分)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研究团队在肺癌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领域取得的新突破:准确描述并定义了非小细胞肺癌中一项新的分子亚型——RET融合基因,及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RET融合基因检测方法,解决了国际上RET融合基因检测的难题。该杂志同期配发编辑述评(Editorial)对该文章进行了解读。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陈海泉教授介绍,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如果不接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近乎是0。以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主要依赖于“病理诊断”,也就是根据其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近十年来人们意识到,通过基因检测还可以将同一种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进一步划分为多种“分子亚型”,并通过选择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得到“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的治疗。

  作为国际上最早发现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基因的团队之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季红斌教授通力合作,通过全外显子组表达谱分析,发现了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基因的存在,并在著名生物学期刊《Cell Research》进行了报道。随后的国际研究进一步提示了RET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致癌机能。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研究团队在陈海泉教授的带领下,对936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包括EGFR、KRAS、BRAF、HER2、ALK、RET在内的全面的分子诊断和分型分析,发现RET融合基因存在于1.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且这些患者表现出不吸烟者多见、低分化为主等一系列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此外RET融合基因与其他已知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亚型相互独立、不相重叠,进而可以将RET融合基因定义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项新的分子亚型。

  据了解,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在甲状腺癌中发现了RET融合基因的存在,由于其表现的具体融合形式繁复多样,其检测一直是令各国科学家头痛的难题。陈海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注意到RET基因发生基因断裂和基因融合后会出现表达不平衡的现象,进而团队通过不断摸索,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高效、准确、低廉的RET融合基因检测方法,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基于表达不平衡的RET融合基因检测”。目前这种检测方法及其主要技术要素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此外据陈海泉教授介绍:得益于本世纪靶向药物研发的飞速发展,目前国际上已有数种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可能为对具有RET融合基因的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该研究对RET融合基因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准确描述,以及高效RET融合基因分子检测方法的方明,将为这些药物的后期临床试验的实现发挥巨大的价值。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对该研究的编辑述评中评论到:非小细胞肺癌中RET融合基因的发现令人兴奋,不但增添我们对这种恶性肿瘤背后机制的深入了解,还将可能为这一类型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分子检测方法的进步,将使得对患者的诊断更加便捷。(通讯员:倪洪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