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2月24日消息:上海各部门目前正密集调研以闵行区为代表的区县医改经验,“闵行模式”将在全市各区县社区推广,部分举措还将推广到四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连日来,记者深入闵行细细调查,试图解读“闵行模式”如何拆解医改难题。
闵行最新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闵行的社区胃癌、肝癌等六癌监测发现肿瘤患者586例,其中早期199例,癌前期436例,早发现率达到68%,居全市第一。每个早发现病例意味着一笔卫生经费的节约,一个家庭命运的改变。
医学不断发展,肿瘤早发现却一直是个难题。因此,世卫组织考察后的评价是:“社区肿瘤早发现,闵行开了先河”。
“诊疗设备现代化仅为肿瘤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防治和干预的机制模式转变才是关键。”闵行医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仅是闵行医疗卫生改革的成果之一。
借助一张信息网,两张卡,一个监管平台,经过七年探索,闵行医改经验初具雏形。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说“闵行模式”:就是做好了一道“加减法”。
一道减法:“药房革命”斩断灰色利益链
在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动给药机实现病人刷卡自助取药,而当给药机中的药品接近下限时,供应商能通过系统知悉,及时补货。据此,医院药师得以专注于提供药学服务,确保病人获得个性化用药安全指导。
自动给药机进驻医院传递出“医药分离”的信号。2005年,闵行在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药品供应链一体化协议,将医院药房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流通企业整合——这被业内称为闵行“药房革命”的原点。借助信息化系统,闵行再造了药品供应流程:首先,在贯彻全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基础上做“二次遴选”,实行“一药一品一规一配送”,对供应商承诺单一来源,杜绝二次促销。其次,将医院药品流通中药品所有权和管理权让渡给药品物流供应商,药房实行存货托管,从经济上实现“医药分离”。第三,对医疗机构实行“收支分离”,医院药品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统一结算货款……打出三记“重拳”,意味着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销售获利的利益链被斩断。
2009年,“药房革命”在闵行区区属医疗机构推开。统计显示,闵行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成本从改革前的8.2%降低到4%,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成本的35%。改革七年,闵行区已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4亿多元。“对医生或医院而言,多开药不出效益了。”闵行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称,这场“药房革命”不仅降低了药品供应成本,还控制了医疗卫生领域的腐败滋生,引导医院尽力走出“以药养医”的怪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