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张涛:2012—2013中国健康产业发展与趋势

2013-06-20 11:21:4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赛迪顾问公司执行总裁张涛在《2012—2013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健康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但医疗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很突出,企业应当加强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优秀的商业模式。

  赛迪顾问公司执行总裁张涛在第二届京交会·医疗健康服务国际峰会上报告了对中国健康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成果,并发布了《2012—2013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从中国健康产业现状,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机遇、投资机会以及新兴领域发展契机,对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家的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报告所定义和统计的健康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大批专家、企业家们所从事的医疗产品、医疗服务,也包括健康领域、保健品、营养品领域,还包括医疗器械乃至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等范畴。

张涛:2012—2013中国健康产业发展与趋势

  张涛介绍,在这样定义下,中国健康产业推进三年增长的势头是非常良好的。2012年,统计结论是产业规模超过7万亿,增长的速度超过15%,两倍于GDP增速。

    同质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

  传统观念中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电子信息产业在2012年的增长幅度是15.0%,也非常快速,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健康产业也是如此,医患矛盾根源就在于资源供需严重不平加剧医患互相不信任,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放大了矛盾,所以健康产业在高速成长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张涛指出,医疗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机会方面,比如说新兴产业的高增长、高投资的业态已经成形,正在吸引大量的产业资本,医疗机构还及新的投资者正在进入这个领域,新兴业态增长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结构方面,在健康产业千万亿的产值里,医疗保健和服务的占比非常高,超过了一半,2012年统计结果为63%,而医疗设计、制造这部分是37%。

  这一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医疗器械这部分占比20%,而发达国家的占比接近50%。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还没有有效的形成,还在比较割裂的、区域的、局部地发展。

  进出口方面,医疗产业的进出口也存在一些新的压力。首先是增长速度,无论是在医药的进出口还是医疗企业的进出口增速是在快速下滑。主要的医药产品进口还是西药,而出口主要是面向新兴国家;医疗器械进口方面,集中在高端的产品,而出口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产品,转型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新业态价值链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突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高,养老产业已经成为健康产业链中非常有投资价值和前景的部分。

  产业如何发展,是不是建养老场所就能发展?当然不是,应该积极思考新的技术、新商业模式来创新我们的健康产业,甚至探索出领先全球的新模式。

  过去中国的旅游者大部分是青壮年,带着孩子去出旅,随着中老年健康水平意识提升,很多旅行者除了旅游之外,会捎带着在日韩、欧洲国家做个健康体检,因此,健康旅游正在快速蓬勃地发展。

  从空间布局上看,整个健康产业在全国的发展态势为“一带一区”,“一带”是指当前的产业主体——沿海产业发展带,还有西南地区,以成都、重庆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代表的新型城市也在发展。

  “环渤海”以北京为中心,聚集了全国最雄厚的人才科研力量,在政产学研用结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现正积极辐射和带动辽宁、河北、天津等周边区域,在生态农业、高端食品、生物科技方面都在积极地探索和牵引,侧重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特色。

  “长三角”方面,上海在全球化资源整合方面走在中国前列,他们积极引进国际性的先进医疗机构,技术品牌的供应商,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带动江苏和浙江以生物医药、高端的健康服务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发展核心的模式也非常值得借鉴。

  “珠三角”是制造中心,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保健品制造业过去发展得非常好,但现在面临转型的压力。

  西南地区以成都为典型,以特色的医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突破口,开发健康旅游产业,代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讲,我们认为健康产业还会继续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而且是加速度增长。其原因是,一系列新兴、高价值的健康产业,会以40-50%以上的增长速度带动地方产业在未来三年快速发展。

  同时,产业的融合、产业形态的交织,会是未来5年健康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特征。张涛介绍,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

  一、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健康产业已不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的产业,而是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二、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引进和成形,养老、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在中国已逐渐成形,并聚集了足够的产业技术力量、资本力量,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三、新一代技术会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品形态。

  新一代技术到底有多重要?张涛指出,无论是受资本机构委托去研究,还是从部分医疗服务机构(传统的非医疗企业,国际国内的巨头IT企业、传统的企业)的发展过程分析,都得出一个结论:新一代技术会成为健康产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包括其中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移动医疗服务,不仅能实时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好办法。

  有些产品已经开始初步应用这项技术,比如三星galaxy4手机,集成了一些前端医疗应用和设备,它们可以每天实时监测用户的生命指标和状况,通过云技术把数据实时发送到云平台。

  如果中国有五千万人甚至一亿人加入这个医疗数据库,就会拥有海量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就能分析中国人的健康特征,包括不同地域、自然条件、饮食结构、年龄段的人的生命和健康指标,并实现进行提前介入和干预。

  很多医疗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在美国,由于药方潦草导致拿错药的现象经常出现,给患者造成极大损失,加深了医患矛盾。现在,通过高价值医疗器械的管理,能避免类似的医疗事故。

  互联网技术还能实施智能安防,对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在医院还可以构建更高端的监测实施体系,比如高端穿戴健康设备定制,实现实时监护病患的生命体征,更有效地和他互动,介入干预活动。

  还有医院转诊难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医疗云构建的一系列跨平台调用数据、构建信息的交互得到解决,从而提升医院管理便捷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张涛说,在同IBM公司的一次交流中,他们展示了一块用以检测生理指标图的芯片。如果这样的技术能广泛应用于社区卫生和公共应急平台的话,可以极大提升分析判断的速度和准确度。

  目前,我国急救车体系的效率比较低,而在日本,通过对云技术等新信息技术的导入,将病患从简单检测到分类送医的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5分钟,这5分钟,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

  养老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多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比如应用于监测类产品,能使对老年人健康指标的监测更为方便。

  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在这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有可为。穿戴技术能够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进一步提高研发速度。

  通过云方式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我们生物医药的发展。

  医疗器械方面,目前我国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未来,这个产业会向两极化发展,一个是高端大型设备,一个是便捷化的个性设备。这其中,可穿戴设备仍会有很好的前景,除了鞋之外,衣服、帽子、拐杖、智能轮椅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都会成为便携式的个人医疗器械,从而构成实时、动态、便捷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平台。

  用云技术分析数据,构建后端一系列模型,又会反过来使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张涛认为,除了关注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可以跨界思考,利用交叉性的融合性的新技术,来促进健康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包括企业跨越式发展。

  企业应着力构建优秀的商业模式

  如何企业在风云变幻的产业发展状态中求得自身的健康发展?张涛也对企业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是学会准确把握优秀的商业模式。老龄化项目、城镇化项目等方向给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在未来,谁能更好更快地把握和构建优秀的商业模式,就能在这个领域更有竞争力。

  二是密切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和健康产业的应用。

  三是积极对接区域政府,整合政府的资源、力量,财税资本的力量,借助产业集群效益,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是加强特色化发展。提到韩国医疗人们就会想到整容产业,而我国健康产业特色还很不清晰。

  目前,生物医药、虚拟养老、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明确地位后,是否能争取积极的政策扶持,是否有相关的产业链集聚,都关系着产业发展。

  张涛认为,我国的健康产业发展当前还缺乏有效有序的引导,大量的宝贵资源耗费在低价值领域,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同时加强监管、完善设施,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