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咳嗽的七大祸源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动作,但长时间频繁的咳嗽,就属于病理现象了。专家称,按原因分析,咳嗽祸源主要有以下七种。
祸源一:天气干冷。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慢阻肺等病的患者,在天气变冷、干燥时,易病情复发,进而出现咳嗽症状。一些哮喘病人也会因天气转冷导致咳嗽。
祸源二:空气污染。刘又宁说,空气中粉尘、颗粒物的增多,不仅会引起肺部疾病,还会促发气管炎等病。这两类疾病都可能伴有较严重的咳嗽。
祸源三:感冒。感冒是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在秋冬季,普通感冒易发,病毒导致的流行性感冒也高发,都应提早预防。
祸源四:咽炎。咽炎多是教师等职业的职业病,很多吸烟的人也患有咽炎。它导致的咳嗽通常不太厉害,干咳、无痰,会觉得咽喉干痒。气候变化时,咽炎也容易发作。咳嗽剧烈时,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症状。
祸源五:鼻炎。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炎都有可能出现鼻涕倒流反应,当鼻涕倒流入喉咙,刺激咽喉,就会引起咳嗽。此外,一些因为鼻子不通气,在晚上不能安睡的人,很容易不自觉地张口呼吸,导致口水蒸发、咽喉干燥,进而引发咳嗽。此时,应该着手治疗鼻部疾病,而不是镇咳。
祸源六: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时,如进入气管,就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以没痰的干咳居多。不过,这类咳嗽不容易被识别,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
祸源七:药物、运动等。某些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引发咳嗽,一旦停药即可缓解。易过敏或患有哮喘的人,在运动过后也可能咳嗽,但没有基础疾病的人,不会出现这类反应。
镇咳先要分清症状
刘又宁说,就是因为咳嗽的发病原因较多,所以更需要谨慎对待。区分咳嗽是否需要看医生的一个关键是发病时间和剧烈程度。如果咳嗽不厉害,且没有超过两周,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止咳药等缓解症状,但若超过两周,则应去医院确定病因。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锦鸿提醒,最好不要在晚上服止咳药,特别是咳痰的人,否则,可能让痰堵住气道,造成人体缺氧,出现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因为怕晚上咳嗽影响睡眠就加用止咳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若是发作时咳得很厉害,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建议,可以喝温牛奶,起到润肺生津、缓解症状的作用。也可以把牛奶或杏仁露放在微波炉里加热1分钟,再加一勺蜂蜜,趁热喝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则提醒,秋季咳嗽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类。初秋,夏热未退,患的多是温燥咳嗽;进入深秋,天冷干燥,咳嗽多为凉燥。前者的表现是舌苔发黄,总想喝水;后者舌苔发白。如果能确认咳嗽类型,可以用桑杏汤缓解温燥咳嗽;用止嗽散缓解凉燥咳嗽。但姜良铎建议,最好先咨询医生,再选择合适的药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咳嗽是许多人的常见病,但你真的知道什么咳嗽用什么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