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愿担风险 善心永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黄新余教授等连续成功救治疑难重症患者

2015-08-24 13:36:5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本文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通讯员顾海鹰

  需要人们用心来感受的美丽是什么?是善良。

  需要人们用心来品味的高贵至尊气质来源于什么?源自善良!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如果医生善良,那么这样的善良会让患者感受到天使般的美丽;如果医生善良,那么这样的善良能让生命的嘱托更加放心。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群善良的人,一个崇尚善良的医疗团队——普外科黄新余教授、内分泌代谢科包玉倩教授、超声医学科胡兵教授、消化内镜室陈尼维教授、放射科赵俊功教授……

  黄新余,祖籍江西的新上海人,中等个子,生性善良,为人厚道。“黄主任说话声音很轻,态度非常好。”采访多位病人时他们都这样对我说。自从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外科医生,黄新余就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这所特大型公立医院从事普外科临床、教学以及科研工作三十年。

  三十年无影灯下的磨砺,使黄新余成为了国内知名专家,在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及复杂胆道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方面颇具权威,尤其是对胰岛素瘤的诊治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教授和团队一起开展了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和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等损伤控制手术,数十例高龄胰腺癌患者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20余例“隐匿性胰岛素瘤”切除手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黄新余教授团队深得患者好口碑。

  一跤摔出四种病  敢担风险救人命

  家住上海市徐汇区74岁的赵老伯不小心摔了一跤,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家人将其急送六院骨科急诊,医生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收治入院实施了“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可是3天后赵老伯出现便血,经停用抗凝药物并行止血治疗无效。术后7天再次大出血并导致休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组织全院大会诊。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患者患有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但未发现导致大出血的原因,DSA血管造影未见异常,纤维结肠镜检查因肠道大量血块和粪便根本无法明确出血部位。

   患者经过大量输血、各种止血药物以及积极抗休克治疗,出血没有停止,一天之内出血多达4000cc, 眼看赵老伯出血情况越来越严重,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血压下降……处在严重休克状态,生命垂危,而出血原因仍然不明确,此时贸然手术探查成功止血概率几乎为零。这么办?值班主任找到黄新余教授。时间已经到了半夜12时。“这是一条人命啊,请您再来院我们还是再找一找原因吧。”黄新余教授亲自打电话给已在家入睡的消化内镜室主任陈尼维教授。

  半夜三更从家中赶来的陈教授和黄教授一起冒着夹层动脉瘤破裂和休克的极大风险为赵老伯再次做床旁肠镜检查。终于,他们在赵老伯离肛门7公分的直肠处发现了了数个铜钱样大小的溃疡,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专家意识到这些溃疡不是出血的原因,肠镜再往里探究,在乙状结肠发现了一个约3公分的肿瘤,同时还在活动出血!出血的原因终于找到了!至此,赵老伯这一跤摔出了四种疾病:左股骨颈骨折、肠道肿瘤、肠道溃疡、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

  紧急手术是挽救垂危中的赵老伯生命的唯一方法。无影灯下,医务人员紧张而熟练地配合着。“剖腹探查、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术、近端结肠造瘘、远端结肠关闭术”。凌晨四点,赵老伯的出血终于止住了,一个生命的奇迹又发生了!

  14年顽疾一刀除   团队齐心驱病魔

  隐匿性胰岛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胰岛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二左右,该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平均年龄为45岁,男女比例为1:1.5。隐匿性胰岛素瘤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合作,专业团队包括普外科、内分泌代谢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消化内镜室、麻醉科等。

   由于大多数胰岛素瘤直径≤2.0 cm,其定位诊断需要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此外,胰岛素瘤患者症状复杂多样,不同个体表现有不同差异,甚至同一病人不同时期亦有不同,临床上易误诊,有些病例误诊时间长达十多年,部分病人以癫痫,精神病治疗。尽管B超、CT和MRI等检查对肿瘤定位有一定帮助,但由于瘤体位置较深,其准确率仅有30-71%不等,仍然有16-52%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不能准确定位。

   此时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敏感的“钙刺激试验”给“胰岛素瘤”定位:即从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管注入检测专用钙剂药水,再从肝静脉取血检测血糖、胰岛素和C肽这三种指标,根据第一项指标低、后两项指标高的提示可以锁定肿瘤在腹腔内的位置。

  38岁的廖先生反复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14年,空腹时血糖最低仅为1.0mmol/L,严重时意识障碍,晕厥,抽搐,近两年来发作次数频繁,症状加重,每天发作3-5次,进食后症状缓解,以至于每晚家属必须多次唤醒他给于进餐,否则次日不能醒来,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危及生命。

   他先后在多家大医院就诊,诊断为低血糖症、胰岛素瘤,但由于各种影像学检查均未能找到病变,因此没有一家医院敢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包玉倩教授、张峰副主任医师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会诊,为廖先生进行了周密检查,包括测定C肽、胰岛素抗体等,确诊了胰岛素瘤诊断后,超声医学科主任胡兵教授为患者先后进行了三次极为细致的腹部超声检查,初步发现了胰体部可疑肿瘤;放射科赵俊功主任医师采用最先进、最敏感的钙刺激试验,从肝静脉取血测试胰岛素水平方法进行定位,结果为强阳性,但在定位上出现了矛盾结果,使用螺旋CT薄层双扫描,没有发现病灶。

   黄新余教授和放射科专业人员一起探索性地应用实时增强胰腺连续动态薄层扫描,在近千张CT扫描片中终于发现了可疑病灶。经过周密的准备后为患者采用了术中探查+术中超声的方法,清晰地发现了病灶并成功地切除了肿瘤。令人惊喜的效果出现了:半小时后廖先生血糖恢复正常,困扰廖先生14年之久的顽症被彻底去除了,出院时廖先生送来了一面锦旗,他激动地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当人体的某个部分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健康问题,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候,人们就会寻找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健康问题得到解决,患者感谢医生。但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伤医事件令人痛心不已。“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医务人员也要反思在面临医疗风险的关键时候是否敢于为患者承担风险?把患者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社会需要善良,需要正能量,医患相互理解,相互感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接受采访的黄新余教授如是说。

  人体犹如精密的仪器,医生目前还没有掌握生命全部的奥秘。医生竭尽全力去“治愈”,每天都在为患者和死神赛跑。只要有一线希望,善良的医生们都会这样全力以赴在所不辞——“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