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老人便血1年查出肠癌 “双镜联合”精准救命

2017-07-28 12:29:5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65岁的江伯腹泻两年,排血便1年,未能引起重视。最近,老人因为左下腹部疼痛厉害入院检查,结果发现不仅直肠处有一巨大肿物,还合并有降结肠癌。

  65岁的江伯腹泻两年,排血便1年,未能引起重视。最近,老人因为左下腹部疼痛厉害,在家人的劝说下,不情愿地入院检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联合门诊接诊后,肠镜发现江伯不仅直肠处有一巨大肿物,还合并有降结肠癌。

  这些胃肠反应,可能是癌症报警信号

  很多人都有晨起拉肚子的经历,并且很多时候不把拉肚子当回事,觉得是常见小毛病,以为吃餐粥清清肠胃就好了。

老人便血1年查出肠癌   “双镜联合”精准救命

  市一医院消化疾病中心张龙副主任医师提醒,长期出现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伴有恶心、反酸等症状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最好不要大意,尽早就医,寻找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江伯入院后,超声肠镜检查发现他直肠有约5*7cm大小的巨大肿物,占据肠腔管径约75%,虽然病理诊断考虑管状腺瘤,也就是我们说的良性肿瘤,但面积太大,且肿物下缘距离肛门仅有5cm。另外在距肛门30cm的位置又有另外一个肿瘤确诊为降结肠癌。

  “双镜联合”发威,救了老伯的命

  “传统的手术方式,就是直接切除两处病灶,那就有可能保不住肛门,以后要永久性造瘘,也就是把粪便从腹壁造瘘口排出,影响生活质量。”市一医院胃肠外科张通医生介绍。

  考虑到江伯的年龄较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耐受手术能力差,且保肛意愿强烈,消化疾病中心胃肠外科和消化内科专家经多次会诊,决定分两步走:先行结肠镜下直肠巨大腺瘤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再行腹腔镜下降结肠癌根治术,“双镜联合,精准治疗,完美解决保肛问题。”消化内科张龙介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与外科手术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

  由于江伯肿物部位特殊,范围体积巨大,而肠壁只有3毫米,如何将肿物切除又不伤肠壁,是个难题。已知文献也较少有报道如此巨大肿物的ESD切除。消化疾病中心迎难而上,张龙主任和团队为江伯奋战数小时,成功切除5*7厘米大腺瘤。术后病理显示,该腺瘤仍是癌前病变,手术很及时。

  微创手术让江伯很快恢复,一周以后,胃肠外科曾山崎主任医师团队为江伯行腹腔镜下降结肠癌根治术。手术亦非常成功。

  病人只需挂一个号,即享一站式服务

  胃肠外科张通医生介绍,医院在“广州消化疾病中心”的平台下,消化内、外科强强联手,每年共同处理四、五百台消化系统肿瘤,像江伯这样双镜联合的病例,一年也有30台上下。

  “消化疾病中心一站式服务让病人最大获益,医生为病人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有成就感!中心联合门诊的病人只需挂一个号,如果内科医生初诊认为需要转去外科,可直接转,无需多挂号,就是一个‘内部的MDT(多学科联合门诊)’”。

  文献显示,ESD治疗胃早癌可实现较高的整块切除率(92%—97%)和完整切除率(73.6%—94.7%),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食管ESD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0%—100%和87.9%—97.4%;病变局限于上皮或黏膜固有层者以及病变浸润深度超过黏膜固有层者,在接受ESD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通讯员 魏星)

  

特别策划
结肠癌
推荐医院更多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擅长结肠癌专家更多
郭惠琴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胸部各类肿瘤的诊断、手术、化疗及综合治疗。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