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成立了

2019-07-04 19:16:17
栏目关注:

  7月4日上午十时,在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理事长、党委书记张金保和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运杰签署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北京朝阳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成立了。

  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李长萍到会并讲话。李长萍、张金保、刘运杰,以及朝阳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金虎,朝阳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李靓,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李晓北,医务部主任杨新乾共同为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揭牌。

  张金保说:“朝阳医院与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良好的合作经验和基础,在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的今天,探索更深更好的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正当其时。朝阳医院将本着上下分开、急慢分治原则,促进资源互通共享、技术互帮互助、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服务同质、社会责任共担,把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工作做实做细,服务属地百姓,惠及民生。”

  刘运杰主任说:“今天,朝阳医院和六里屯紧密型医联体进入新阶段。成立医联体七年间,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获颇丰,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规范进一步加强,辖区居民获得感不断提高。双方将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新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能力,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让百姓有更好的就医感受。”

  北京朝阳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北京朝阳医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多年来得到患者的一直认可,因此,慕名前来的呼吸危重症患者众多。其中,很多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呼吸机)支持。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增加等因素影响,部分存活患者在ICU直接脱机变得困难、迁延,往往需要长期滞留ICU。为了解决大量呼吸机以来患者长期滞留ICU占用床位,而一些危重症收不进医院的难题,在朝阳医院紧密医联体内成立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为呼吸机依赖患者提供综合、细致、多学科、以撤机为核心的专业照护,提高医疗品质,改善患者体验。

  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最适宜的医疗照护出发,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及多学科专业团队协作,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专业、整合、连贯的撤机康复诊疗体系,建立舒适、安全、专业的长期照护环境。整合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康复师、营养师、药师、临床心理等多方力量,对患者全方面如呼吸、肌力、吞咽、言语、心理等多功能障碍进行对点整合治疗。尽可能改善甚至恢复患者的器官和活动机能,减少或最终摒弃对器官支持技术的依赖。同时,提高了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快ICU患者周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据悉,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规划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开设康复床位50张,分阶段推进。一期设立病床21张,由医联体成员单位人员(医生8人,护士21人,呼吸治疗师6人,康复师6人,护工3人)负责病房日常工作的开展,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派驻1名医生、1名呼吸治疗师、1名护士常驻病房进行人员培训、诊疗和技术指导等工作。通过一期项目探索形成模式后,再进一步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成立7年间,朝阳医院专家在六里屯社区服务中心出门诊2200余次,诊疗患者2.3万人次,查房会诊1130余次,会诊患者4500余人次,门诊上转患者3000余人,下转患者9000人次;住院上转患者186人次,下转患者1050余人次。举办培训200余场次,培训医务人员1.2万余人次,接受社区医务人员免费学习进修30人。此前,北京朝阳医院和六里屯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探索建立了急诊病区,长期派驻一名副主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病区主任和病区护士长,各方获益的紧密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经验。

  正如李长萍所说,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中心的成立,不仅可以是两家医院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双赢,也是构建重症患者康复治疗、上下转诊路径的有益探索,将对全区紧密医联体建设产生更大的作用。此举可以促进呼吸治疗及康复学科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也将提高三级甲等医院收治极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