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这类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很高,专家推荐“金字塔”筛查提高早诊率

2021-07-28 18:55:4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近一个亿,其中3000万的携带者会在不同年龄段转为肝炎,这些人是肝癌的潜在风险人群!

“中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近一个亿,其中3000万的携带者会在不同年龄段转为肝炎,这些人是肝癌的潜在风险人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陈金军在7月28日举行的“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上表示,尽管我国肝癌的诊疗效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步,但年龄标准化后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未见显著提升,仅14.1%。肝癌是导致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陈金军在义诊中

不过,并非感染上乙肝病毒就会变成肝癌。他进一步解释说,“只是普通感染,只是有小三阳或大三阳,一直没有发病,病毒转阴就没事了。但是,得了慢性乙型肝炎,又没能早治疗早预防,将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亟需将肝癌高风险人群给筛查找出来,从而提高肝癌的早诊率,降低死亡率。

个体化定期筛查可提高肝癌早诊率

我国肝癌的发病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黄曲霉毒素长期暴露等有关。然而由于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基数庞大,各地卫生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目前尚未全面普及肝癌筛查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表示,创建医院社区一体化“金字塔”肝癌筛查模式,发现肝癌高风险的患者,并使患者加入到肝癌的终生监测计划,可以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从而降低肝癌相关死亡率和总体肝病相关死亡率。

肝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分期密切相关,中国大陆地区诊断肝癌时60% 以上的患者已处于中晚期,中位生存时间小于12个月。肝癌早诊的实现取决于在全民普及肝癌早期筛查策略。定期筛查是提高肝癌早诊率,降低死亡率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这类肝病患者应该重点监测

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参与

侯金林介绍,多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叠加,例如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等,可显著增加肝癌发生风险,此类人群应密切监测肝癌的发生。特别是,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都有发生肝癌的风险,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是筛查的重点监测人群。

另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核苷(酸)类似物或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可降低肝癌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尤其对于已进入肝硬化阶段患者,仍需按筛查流程监测肝癌的发生。

“抗病毒治疗药物可以把肝炎控制住,一般不会变成肝硬化,但仍存在肝癌的可能性。”陈金军在门诊经常遇到乙肝病人变成肝硬化乃至肝癌的情况,“一些病人都肝硬化了,因为各种原因超过3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来复诊,待一年之后再见到他,已经大肝癌了,很可惜。”

筛查主要是为了尽早发现小肝癌(直径3公分以内的小肿瘤),这是可以治愈的。经微创治疗或手术切除,70-80%的小肝癌病人可以活过五年。相反,大肝癌的治疗效果很差,病人的生命最多也就存活六个月到两年。他提醒,肝癌是个沉默的杀手,一开始生长缓慢,大概三个月时间才长一公分,这时通过B超检查已经可以发现。但一年之后,肿瘤会快速长大,所以强调3-6个月应该做一次筛查。

aMAP评分助力准确预测肝癌风险

据了解,南方医院团队依托国际合作网络,创建并验证了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肝病、不同种族的肝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aMAP评分)。aMAP 评分由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小板、白蛋白和总胆红素这 5 项常见检验指标构建而成,将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综合评分分为0~100 分,并将其区分为:低风险组(0~ 50分)、中风险组(50~60分)和高风险组(60~100分)。

综合该院的系列研究结果,无论在高级别医院还是基层医院,运用 aMAP 评分可准确预测肝癌发生风险,并使接近一半或超过一半的极低风险人群(年肝细胞癌发生率低于 0.2%)免于频繁筛查,从而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若将 aMAP 肝癌风险评分进一步推广,低风险人群这一比例范围预计会更高。识别肝癌发生低风险人群,将医疗资源更多集中于中、高风险组人群,使社区肝癌筛查工作简便、经济、有效和精准。

aMAP肝癌风险评分模型已经做成小程序,患者可在微信小程序内搜索“肝癌风险自评”,自行输入体检指标进行肝癌风险评估。“只通过肝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就可以进行风险级别划分,对于aMAP评分为低风险,每年做一次肝脏超声筛查;如果为高风险,就需要增加筛查频率,要求3个月或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陈金军说到。

免费抽血筛查

目前主要中国专家共识认为:腹部超声联合AFP 为慢性肝病患者肝癌常规筛查方法;多模式肝脏MRI、CT为加强筛查方法。

对此,侯金林建议,低危人群每年 1次常规筛查,中危人群每 6个月1次常规筛查;高危人群每3–6个月1次常规筛查,每 6-12个月1次加强筛查 ;极高危人群每 3个月常规筛查1次,每6个月加强筛查 1 次。

乙肝抗病毒治疗后长胖要警惕脂肪肝

对于确诊慢性乙肝且需要进行治疗的病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抗病毒治疗。除了不要擅自停药之外,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经抗病毒治疗后,肝病病人如果出现胃口变好、长胖,要警惕新问题——脂肪肝,应该筛查脂肪肝的代谢异常指标,比如血糖、血脂、血压、尿酸。

“乙肝病人同时又患有脂肪肝,进展成肝硬化的几率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也会上升。”陈金军告诫肝病患者要避免肥胖。

如何控制体重?陈金军分享了个人塑身之道:第一进行有氧运动,每天跳绳25分钟;第二控制饮食,少吃油盐,米面等主食一定要减少,晚餐最重要,不是不吃,而是多吃肉。

“这些方法让我一直能保持较好的身材,头发虽然有些白,但看起来还是比较年轻。”他笑着说到。

他认为,运动对控制体重特别重要,不爱运动的还是要尽量运动,选择有氧运动的方式应该结合个人兴趣,像步行、游泳、骑单车、健身房踩椭圆仪、跳广场舞等等都可以,关键是要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通讯员:李晓姗 郝新 图:39健康摄)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肝硬化
擅长肝硬化专家更多
  • 陈香宇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功能性胃肠病,胃肠镜下微创治疗。食管疾病(吞咽困难、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胃肠道疾病(消化道出血、胃炎、胃癌、胃溃疡、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的诊治;以及肝脏疾病(乙肝、丙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对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和功能性腹泻等)有较深的研究;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以及胃肠镜下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治、息肉切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治疗,食管结肠狭窄、贲门失弛缓等治疗技术。

  • 杨志英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领域:多年来工作在临床一线,在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领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肝胆胰外科各类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对复杂、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MDT)对专业范畴内复杂疑难病例多进行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 殷晓明副主任医师安庆市立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胃肠病(慢性胃炎、结肠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妇科病(盆腔炎、月经失调、不孕症、宫外孕)、男性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症)、肝脏病(脂肪肝、早期肝硬化、胆囊炎)、肾脏病(泌尿系感染、结石、肾病综合征)、以及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小儿营养不良、咳喘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