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重拾“听力之光”,人工耳蜗助老年人解除“无声的枷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外科/李鹏/教授团队

2023-03-03 09:49:11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三年前,张明(化名)发现86岁的父亲开始出现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并伴有持续轰鸣样耳鸣。那时的张明没当回事,甚至认为父亲年纪大了出现了“幻听”。经精神药物治疗后,父亲的幻听和耳鸣症状并未好转,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平日里开朗健谈的父亲像换了一个人。张明意识到了严重性,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鹏教授的门诊求助,经仔细询问病史并完善听力检查后,显示父亲“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右耳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此时的父亲佩戴助听器已经无效了,经过半年慎重考虑、查阅相关资料并多次与李鹏教授详细沟通,张明决定为父亲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术中监测提示耳蜗电极反应良好。术后第二天查房,父亲自诉“耳鸣明显减轻了,感觉很好”。术后两个月即使是在嘈杂的马路边,距离一米左右,父亲也能完整顺畅无差错地进行言语交流。看到父亲脸上久违的笑容,张明心口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我的父亲现在89岁了,后面的日子不知道有多长,哪怕能改善一个月,能改善一天,能让他听到声音,我们做儿女的都很知足!”

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耳外科主任李鹏教授表示:“目前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3位就有1位患有老年性听力损失,加上老龄化问题的日趋加剧,听力障碍患病率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升高。当老人出现‘听不清’或者‘耳背’,千万别认为这是自然衰退的现象,老年性听力损失可能会引起听觉言语交流能力减退和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早期干预,尽早对老年听障患者进行抢救性干预和康复将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科普·答疑】“老年性耳聋”仅仅是“听不清”吗?

——其与脑萎缩、老年痴呆等疾病密切相关

“老年性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以及代谢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传统意义上的“老年性耳聋”又称年龄相关性耳聋,它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衰老、退化,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通俗来说就是“人老了耳背”。

据世界各地调查研究显示,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患病率高达30%~60%,生活中出现听障的老人,会变得淡漠、迟钝、不愿意与人交流。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会产生极大的孤独感和与社会隔离的错觉。听力障碍还会造成出行不便等一系列问题,生活质量直线下降。长此以往,老人会出现明显的偏执、抑郁、焦虑等异常情绪,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子女或者伴侣,影响家庭和谐,更严重的还会加快老人智力衰退。有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与脑萎缩、老年痴呆呈正相关,听障程度越重,老年痴呆发病率也越高。此外,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通常伴有耳鸣,多表现为持续性高调耳鸣,严重者可影响睡眠质量,出现互为影响的恶性循环。同时听力损失也会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

【科普·答疑】如何识别“老年性耳聋”早期的“蛛丝马迹”?

——听得见而听不懂、听得见而听不清、交流出现障碍等

李鹏教授指出:“当老人出现‘听得到而听不懂,听得到而听不清’等主观感受或者家属在与老人沟通中出现了一些交流障碍,甚至发现老人的声量突然提高,电视机的音量也增大,甚至有些老人开始‘不愿意交流’,这些都是听力出现障碍的早期迹象,这个时候应尽早到专科进行检查。有些老人会出现‘渐进性的听力下降’(听力逐渐下降,症状逐渐严重),应半年到一年接受听力的检测。”

他详细介绍称,“专科医生首先会检查外耳和中耳,排查是否有相关疾病,如耵聍栓塞、中耳炎症等疾病,之后再进行基本听力学检查,做听力水平的评估,判断听力损伤的部位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量身打造’干预策略。”

【科普·答疑】“老年性耳聋”的科学干预怎么做?

——助听器VS人工耳蜗

“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有效干预是建立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从个人到家庭到医院’的有效管理方式之上”。李鹏教授强调称,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治疗和干预与其病因密切相关。首先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按照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宜的干预方法。早期以药物和聆听训练为主,效果不佳时酌情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轻中度听损,尤其是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率较好的老人,建议首选助听器作为听力补偿手段,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不能满足听力基本需求时,要及时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把助听器与人工耳蜗之间的差异比作为‘火炮’和‘导弹’之间的差别。换句话说,助听器的‘射程’范围覆盖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人工耳蜗来接替助听器的‘任务’”。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解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改善老人言语识别率和交流能力有良好效果。长期饱受耳鸣耳聋折磨且助听器无法满足聆听需求而严重影响生活的老人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干预。人工耳蜗植入体产品的可靠性高,具有足够多的物理通道,各种型号的植入体电极能够提供精准刺激,手术植入方式也较安全便捷。

【科普·答疑】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植入人工耳蜗的效果如何?

——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无明显差异

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既往具有良好的听觉言语基础,人工耳蜗植入后有良好效果。可结合老人自身的预期寿命和听力下降趋势综合考量,当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证时,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保障生活质量。目前,老人人工耳蜗植入者麻醉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其他年龄植入者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但术前术中的综合评估极为重要。“老年人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前的安全评估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评估包含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多学科的评估,这种评估下只要能满足手术需求,保证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我们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手术。”李鹏教授如是介绍称。

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各频率听阈改善显著;术后的言语识别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在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与60岁以下成人语后聋植入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助听器,人工耳蜗可更好地提高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和理解能力。由于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植入效果的个体差异较大,评估时更应注重患者主观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交流能力的有效提高。

由于受到“年老失聪,天经地义”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还没有引起包括患者自己在内的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老年听障干预及康复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最后,李鹏教授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对待他们多一些爱心、耐心、信心,还给他们一个聆听欢声笑语的晚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