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的风险反应包括皮肤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褥疮性关节炎、尿路感染等。
1.皮肤压疮
皮肤压疮是由于长时间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缺氧、缺血而发生的。易发生在骨隆突处,表现为红斑、水疱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坏死溃疡。
2.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因为长期卧床不动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血栓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流至肺部引起肺栓塞,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等。
3.肺栓塞
肺栓塞通常由深静脉血栓或其他血块堵塞肺动脉所致,当卧床期间形成的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时会发生。典型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重症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4.褥疮性关节炎
褥疮性关节炎是由长期压迫引起的软组织损伤,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进而诱发关节炎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状。
5.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长期卧床会导致膀胱排空不畅,增加细菌滞留和繁殖的机会。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腰痛等,严重者可伴随发热及脓毒症的症状。
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期翻身以预防皮肤压疮,并尽早开始被动运动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