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您好,经过几个月的逐渐康复,我已经能恢复正常交流!”在新疆喀什,22岁的年轻小伙小张(化名)给远在5000公里以外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梁茂金副教授发去一条信息,激动地分享者术后三个多月来令人欣喜的变化。
三个月前,小张几乎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广州,自幼年起便困扰着他的听力障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团队的“妙手”之下得到改善,寻声之路画下圆满句号。
患者出院时与手术团队合影
“名医进疆”,听障青年迎转机
小张的听力问题自幼年时代便困扰着他。尽管接受了系统的治疗,也佩戴了助听器,但效果仍然有限,尤其是左耳的助听器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听力障碍使小张失去了与人交流的自信,也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2024年8月10日,中山大学“名医进疆”项目让小张看到了转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名医郑亿庆教授带领团队来到喀什,小张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求医,团队为其确诊为“传导性耳聋”,经过评估后有可能通过听力重建手术来改善听力。这一消息无疑让生活因为失声而黯淡无光的小张重新燃起了希望。经过一周余的准备,小张和家人踏上了飞往广州的航班。
“突破疑难”,专业团队展实力
抵达医院后,团队马上为小张安排了更加详细的术前评估,发现小张面临的确实是一个耳科疑难情况。耳鼻喉科郑亿庆教授,张志钢教授、陈穗俊教授、梁茂金副教授等经验丰富专家组成的团队为小张开展了术前讨论,认为小张属于双侧重度混合性耳聋。
“这种情况的手术难度很大。”梁茂金副教授介绍,小张双侧镫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畸形明显,完全遮住前庭窗,前庭耳蜗有畸形,一方面要避开面神经防止术后面瘫,另一方面在无标志状态下作鼓岬开窗,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但患者目前助听器已无效,如不行中内耳听力重建手术,则只能行人工耳蜗植入。
经过反复的讨论和对以往听力重建经验的整理,团队为小张量身定制方案、开展手术。
两次手术,生活质量获飞跃
团队决定先为小张行左耳手术。如术前评估所料,小张的镫骨与内耳不相连,面神经完全避住前庭窗,砧骨畸形。结合影像学及丰富的手术经验,团队用微型电钻在小张的鼓岬处开窗,顺利进入前庭。由于砧骨畸形,镫骨需多次塑形后顺利植入。手术过程对医生操作的精度要求极高,但在团队的“妙手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回到病房,小张原本助听下都没法听到声音的耳朵,在有填塞物的状态下,竟能听见门外的声音,而术前担心的并发症如眩晕、面瘫等,都没有出现。
梁茂金副教授术后检查患者听力
为了彻底恢复双耳的听力,小张在两周后再次接受了右耳的听力重建手术。团队凭借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再次成功完成了手术。
“这段旅程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他生活质量的巨大飞跃。”小张激动地说。经过两次手术和后续的康复治疗,小张的双耳听力得到了显著恢复。现在,小张能够清晰地听到周围的声音,与人交流也变得更加自信,这次手术不仅改变了他的听力状况,更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信心。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王雅静 图片:医院提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