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如何预防青少年高血压

2016-03-31 09:37:4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2010 年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 亿。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其中18~24岁组最低,为9.7%,75 岁以上人群最高,达72.8%。换句话说,即使是18到24岁的“小孩儿”,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高血压,挺吓人的吧。而其实更可怕的是,很多的高血压,从小baby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2010 年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 亿。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其中18~24岁组最低,为9.7%,75 岁以上人群最高,达72.8%。换句话说,即使是18到24岁的“小孩儿”,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高血压,挺吓人的吧。而其实更可怕的是,很多的高血压,从小baby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那么高血压是怎么回事?青少年甚至儿童的高血压是怎么回事呢?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对于成年人高血压来说,原发性占绝大多数。所谓原发性,即非常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所致。对于这一类高血压来说,并不存在很多大师、神医所谓的“治本”、“去根”,最关键的,是要通过维持用药而很好地控制血压数值,而达到预防、减缓靶器官损伤的目的。什么是靶器官?高血压喜欢拿人的器官玩打靶,什么心、脑、肾、眼等等,什么都打,逢打还必准,准了还特狠!这家伙干不掉,只能用药物压住它,让它没气搞破坏,这样人体的脏器也就得到了保护。

  继发性高血压就完全不同了,这时高血压仅是另外疾病的表现,若将原发病治愈或控制,高血压就有很大机会可以自然消失。可以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很多很多,包括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肾脏实质的疾病,肾动脉的疾病,主动脉的疾病,血液系统的疾病,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异质性的病因。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药物会升高血压,而引发药物继发的高血压,应最早给予排除。

  小baby一直到儿童的高血压发生特别早,防治也应跟上脚步,也得“特别早”!在这个年龄人群中,继发性多见,而继发性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升高很明显,甚至可以以高血压的症状为首发表现,部分患儿同时具有相应原发疾病的表现,但均无特异性。如小婴儿可以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喂养困难、多汗、易惊、生长发育迟缓等,岁数大一些了可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呕吐、视物模糊甚至惊厥等高血压危象的表现!对于他们来说,最常见的原发病往往是慢性肾脏病及先天性肾血管发育异常,其次有主动脉缩窄、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结缔组织疾病及药物因素等。一旦有迹象,马上就诊确定;一旦确定,马上开始治疗!

  而青少年多发原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血压呈轻、中度升高,通常为亚临床表现,往往通过体检方能发现,容易漏诊。这部分高血压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大、超重肥胖、高脂血症等因素导致。现在的小孩,爱吃油炸食品、爱喝含糖饮料,而且吃喝都量大的吓人,肥胖的小孩越来越多见,这正是为青少年时发生高血压埋下了种子。同时,工作压力从青少年时就大得吓人,也对于高血压的发生是重要的诱因。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有纯合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Ⅰ型糖尿病家族史,有慢性肾脏病、川崎病、先天性心脏病史,有心脏移植及肿瘤病史,这部分人群易发生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增加,需要早期、密切监测血脂和血压。

  关于预防与治疗,总则是一句话: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合理锻炼,减轻精神压力,合理用药。而继发性高血压,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诊,要以生活方式改变、药物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二者均不可偏废。

  如果有人告诉你:“高血压吃我的药,可以治疗病根,不再用药,彻底治好!”现在你已经懂得,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外,绝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是需要终生维持用药的,而副作用在合理的药物选择下是可以控制到最小,远远小于临床获益。所以,这货肯定是个骗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医学前沿:内镜锁孔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越来越多,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人的首位,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危重急症和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如脑内血肿较大,内科治疗效果差,一般开颅手术创伤很大,效果又不十分理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取脑内镜锁孔手术方法,清除脑内血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开颅手术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