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西医结合治疗,他与渐冻症抗争11年

2024-06-24 17:32:36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运动神经元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系统的内在变化都可能引起发病。

近日,京东前副总裁蔡磊,一位渐冻人抗争者分享了自己5月时因感冒,症状加重,住进ICU九死一生的经历,让“渐冻症”这个疾病再次受到关注。

6月21日是第24个“世界渐冻人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谭玉群医生讲解渐冻症。

患者故事

徐先生,是一位渐冻症患者。自2007年起,他的双手便悄然开始了肌肉萎缩的历程,日渐消瘦,握力也在无声中减弱。2010年,因病情的加重,他前往医院神经内科检查,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同时也被告知“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及药物”。确诊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与病魔抗争。

什么是渐冻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渐冻症其中一种表现。同字面的意思一样,这种疾病表现为肌肉的逐渐萎缩,早期症状是不明原因的肌肉酸痛、肌肉跳动,随后患者会慢慢失去自主活动能力,像是被冻住了一样,然后逐渐丧失交流、进食或呼吸的功能,大多数患者会因呼吸衰竭在3~5年内去世。

一个残忍事实是,90%以上的患者在失去行动能力的同时,高级情感、高级认知活动与常人无异,甚至更加敏锐,所以患者需承受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渐冻症的病因

运动神经元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系统的内在变化都可能引起发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

中医病因病机方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多从“命门火衰、脾肾阳虚”论治。命门之火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均有赖于命门之火的推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主肌肉,脾肾阳虚,肢体筋肉失于濡养,则见肢体痿软无力,渐至肌肉萎缩。

诊断与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多种方式确诊。在治疗方面,虽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治愈运动神经元病,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根据临床治疗经验,以命门学说为指导,可采用温养命门、温补脾肾的治法,以黄芪、酒萸肉、熟地黄、肉苁蓉、当归、杜仲、桑寄生、紫河车、鹿角胶、党参、白术等为主方,以缓图命门,温煦命门之火,温补脾肾。结合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

以徐先生为例,在住院治疗的前五年时间里,他的血压、血糖控制平稳,肌肉萎缩进展缓慢,咯痰少,意识清晰,可用唇语交流,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每日可脱离呼吸机独自步行三次,每次约40分钟,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未发褥疮,生活可半自理。从徐先生的治疗过程可以证明,虽然渐冻症暂时没有特效药,但在治疗路上依然存在希望的曙光。

此外,西医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支持和呼吸支持治疗等多种手段也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谭玉群医生表示,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类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如果自觉出现早期症状,患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早检查早诊治。当清醒的灵魂被逐渐困在冻住的肉体中无疑是痛苦的,请对这个群体多一些关爱,相信渐冻症不会永远是不治之症。

(通讯员 王校宇 李龙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