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2009年全国小儿外科学新进展高级研讨会征文

2009-07-17 15:33:00
栏目关注:

  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服务广大会员和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发展、提高全名健康水平为宗旨,已全面反映我国医学科研成果、快书传递世界前沿信息、推广现代先进技术、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华医学杂志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的取舍稿件。

  本刊设有述评、医学动态、医药卫生策略探讨、政策法规透视、论著、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学术争鸣、循证医学、病例报告、技术交流、临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标准与规范、会议纪要、专题笔谈、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国内外学术动态、读者来信、书评(或书讯)、人才交流与招聘以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

  一、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5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搞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为了加快稿件处理速度,中华医学杂志优先接受网上投稿,故请在邮寄稿件前登陆中华医学网(http://www。cma。org。cn/ywzx/ywzx。asp)进行网上提交投稿,以缩短稿件的刊出时间,作者随时可上网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

  4、来稿首页请标明一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电子信箱。

  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

  6、本刊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速通道”。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说明(并附加两份不同单位的专家审议单)和查新报告。符合标准可快速审核,随时刊用。

  7、若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两个月末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搞两投。一旦发现一搞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搞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稿。对于所退稿件允许作者就退稿推出申诉的文字意见。

  8、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9、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未经中华医学会书面许可,不再授权他人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

  10、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后酌制稿酬,赠送当期杂志,论著类文章赠送抽印本20册。

  11、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5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者每篇40元(需附会员证复印件)。

  二、撰稿要求

  1、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写在提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邮政编码等脚注于题名页。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题名页;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协作组成员在文后、参考文献前一一列出。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并应用其本国文字和中文同时注明其通讯地址,地名以国家公布的地图上的英文名为准。

  3、摘要:所有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述评、专家论坛、技术交流、综述等采用指示性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前加“*”。有通讯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 ,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若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单位相同,则无须写出单位名称,仅列姓名即可)。

  4、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5、研究设计: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的批准是否有患者知情同意。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试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6、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R)方式表达,不宜采用 x±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7。医学名词: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cm,通栏图不超过17。0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量的名称应根据GB3102。8-19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规定使用。如分子量应为相对分子质量。

  10。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1。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减少用,1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2。志谢: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志谢者本人同意。

  13。参考文献: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题名后如是电子文献,还应标注文献类型,其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