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癌症第一杀手 肺癌最新治疗进展

2009-11-24 08:25: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自1977年以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一直高居第一位,而且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根据世界肺癌联盟最新发布的2009年肺癌相关数据显示,肺癌的死亡人数大于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死亡人数之和。肺癌死亡总人数2009年一年将超过15万人,每天全球有超过400人死于肺癌,其中女性肺癌死亡人数是乳腺癌的两倍。
远离肺癌 癌症第一杀手


  自1977年以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一直高居第一位,而且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根据世界肺癌联盟最新发布的2009年肺癌相关数据显示,肺癌的死亡人数大于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的死亡人数之和。肺癌死亡总人数2009年一年将超过15万人,每天全球有超过400人死于肺癌,其中女性肺癌死亡人数是乳腺癌的两倍。

  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全国第三次人口死因调查的数据表明: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目前我国每年有60万人死于肺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以及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相关因素,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到相应得控制,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持续上升。 癌症已经不是患者个人的问题,其不良预后和相关经济学问题往往波及亲友及家庭,影响社会稳定。

  肺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是微创

癌症第一杀手 肺癌最新治疗进展

  在2009年《携手希望》肺癌专题宣传月活动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李辉教授介绍说,肺癌外科治疗已走过了70多年历史,传统肺癌手术切口为后外侧切口,从侧胸部到背部长约30厘米,需要切断前锯肌、背阔肌等胸壁肌肉,并切除一根肋骨。手术创伤很大,手术后患者疼痛严重,上肢及肩部活动障碍,极大影响了术后康复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外科技术及麻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多数肺癌的外科治疗可以安全地通过微创手术完成。目前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有胸腔镜手术及不损伤性肌肉的小切口开胸手术等方式。

  胸腔镜手术只需在胸部做一个4~6厘米的切口和2~3个1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肺癌切除手术,主要适用于癌肿很小且位置比较靠周边的早期肺癌患者。不损伤性肌肉的小切口开胸手术,其切口长度仅为传统手术方法的三分之一,适用于绝大部分有手术指征的肺癌,不但能彻底切除原发病灶,还能进行彻底的纵隔淋巴结清除。两种手术方式的共同优点是创伤小,手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使部分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有机会将肿瘤根治性切除。微创手术治疗已成为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虽然肺癌外科治疗已经微创化,但仍有一部分肺癌患者因为身体的原因或宗教信仰的缘故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射频消融技术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至于肺癌的希望。射频消融技术通过将消融电极插入到肿瘤组织中,通过射频输出,使病变区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生热量,肿瘤内部温度可达90℃以上,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2008年6月,国际顶级医学杂志Lancet Oncology在线发表了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99%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操作,无治疗相关死亡。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消融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3%,其中Ⅰ期非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高达92%。另外,对于肺转移癌,射频消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结直肠癌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68%;其他恶性肿瘤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67%。

  射频消融技术为肺癌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或肺转移癌患者,还可以用作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以及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

  维持治疗 靶向药物为肺癌患者的生命加分

  非小细胞肺癌占到肺癌病例总数的80%,一经临床确诊80%都是局部中晚期或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早期肺癌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患者还需要术后辅助化疗,提高术后的五年生存率。晚期肺癌的治疗还是以化疗放疗为主,新一代化疗药物和老药比较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虽然有了提高,但是化放疗毒性依然较大,疗效仍然不令人满意。治疗失败的患者如何治疗,不能耐受化放疗毒副作用患者的治疗选择是肺癌患者和肺癌专家共同面临的难题。而抗肺癌药物治疗已经近十年没有突破性的新药物出现,两药含铂方案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的首选。靶向药物的问世和临床应用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只作用于肺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它与两药含铂方案化疗一样可以获得一样的生存延长,对于身体状况差的肺癌患者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靶向药物不单单避免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口服方便,可以作为化疗失败以后的补充治疗,也可以作为有效化疗以后的维持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教授表示:“分子靶向药物是世界肺癌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代表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被证实能够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创新性靶向药物。” 与传统的化疗不同,针对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增殖。其靶点是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用于传递肿瘤的“生长信号”,在多种肿瘤形成及生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的一种特定的酶,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生长。而且避免了传统化疗药物导致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强烈的副作用,且只需要每天口服一次,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一线化疗病情缓解后,应该用病毒较低、特异性好的单一化疗药物或生物靶向药物继续“维持治疗”,以争取更好地控制肿瘤生长并提高生存质量。”支修益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限周期”的做法已成“过时”。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将改变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模式。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由“组合拳”获得更长的“无疾病进展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有机会接受下一步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的有力证据是最新公布的SATURN研究结果。有全球近160个中心参与的这一双盲、随机、前瞻性 III期临床研究,有889名铂类一线化疗后的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结果显示,对比于“观望”的对照组,在一线化疗后再用生物靶向药物 “维持治疗”的,其疾病控制率提高了41%,肿瘤进展风险显著降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延长了约1个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使命就是延长总生存,延缓症状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后续治疗的机会。

  专家简介:

  支修益教授

  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控烟与肺癌防治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胸心血管外科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常务副主任兼肺癌学组组长。在肺癌临床诊断分期、外科手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特别是在早期肺癌微创手术、局部中晚期和高龄肺癌外科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目前担任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和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控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等职。

  李辉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擅长肺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目前担任国际食管疾病协会会员、爱尔兰皇家医学院外籍会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兼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委。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肺癌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和《食管外科》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和定稿会成员。1998年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一项, 2003年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一项,2002年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吴阶-杨森医学药学研究奖。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李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胸外科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主任。1989年7月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外科系学习,一年后被聘为客座研究员从事食管疾病的研究, 1992年6月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 1993年特招入伍在海军总医院胸心外科工作。已从事胸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科基本功过硬,在临床工作中作风稳健,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应急能力。胸外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 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经验, 对胸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具有独立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擅长原发性肺癌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诊断和治疗,对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相关专题
癌症的真相与误区第34期:肺癌患者为何胸片正常?

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确诊后,把10个月前出具胸片显示正常的体检中心告上了法院,经调解获12.5万元漏诊赔偿。这场医疗纠纷引发了一些思考:胸片拍摄在肺癌筛查中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庆生认为,假如这张胸片拿给其他的专科医生看,发现该片有异常,体检中心则要承担漏诊延误病情的责任;假如这张胸片所有医生看后一致表示未从该片上发现异常,体检中心则无需承担责任。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