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树立正确观念 戒除烟草依赖

2011-03-24 07:5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3月22日,卫生部公布了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新增加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规定

  3月22日,卫生部公布了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新增加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规定。《细则》将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中国履世卫组织《烟草框架公约》已满5周年,虽然国家对控烟力度仍在逐步加大,但却收效甚微。这样的现状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烟民们的观念偏差,对戒烟的认识不足。只有纠正观念上对于吸烟的错误认识,才能有助于彻底根除吸烟。

  吸烟其实是尼古丁依赖症

树立正确观念 戒除烟草依赖

  谈到吸烟,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只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谓积重难返,要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十分困难。其实,吸烟其实是一种疾病。

  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断毒品类似。

  病理生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种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戒烟需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大多数有过戒烟经历的烟民指导戒烟的困难,并且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其实,一旦懂得吸烟这种尼古丁依赖症其实属于精神神经疾病,就会明白单纯依靠意志力戒烟实在太难,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鉴于吸烟的慢性高复发特性,吸烟者其实需要求助于专业医生,用管理慢性疾病的方法来帮助吸烟者。没有医生介入戒烟工作,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

  如果医生在戒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那么中国的控烟进程将会显著提速,更多的吸烟者将从中获益。

  做好戒烟前后的心理准备

  当吸烟者决定要戒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忌在心理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戒烟。否则,强烈的戒断症状,包括生理反应和对香烟的渴求会使你难以忍受。一阵痛苦、犹豫之后,你可能重新吸烟,并得出“我这辈子是戒不掉烟”这一带有强烈心理暗示色彩的结论。这将直接导致戒烟失败。

  专家还指出,尼古丁依赖最难以戒除的是精神依赖,也就是心瘾。吸烟者戒烟要有治疗慢性病的心态,要作好打长期战的思想准备。戒烟将会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战斗,即使成功戒烟后,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后仍然可能会复发。戒烟成功后,也要通过持续的努力来对抗香烟的诱惑。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吸烟的认识还停留在不良习惯的层面,自5月1日起,禁烟令将在北京正式实施,到时,在公共场合吸烟就将可能成为一种违法行为。即使可以做到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但是为了自身健康着想,烟民也应当放下手中香烟,走上健康生活之路。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李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