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肿瘤医院研究团队找出肺癌新“分子亚型”

2012-11-21 17:08:11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研究团队准确描述并定义了非小细胞肺癌中一项新的分子亚型——RET融合基因,以及它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同时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RET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周在线发表了这一在肺癌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领域突破性的研究。

  划分癌细胞“分子亚型”

  据论文通讯作者、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介绍,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主要依赖于“病理诊断”,也就是根据其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近十年来人们意识到,通过基因检测还可以将同一种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进一步划分为多种“分子亚型”,并通过选择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得到“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的治疗。

  作为国际上最早发现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基因的团队之一,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季红斌教授合作,通过全外显子组表达谱分析,发现了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基因的存在,著名生物学期刊《CellRe-search》对此进行了报道。随后的国际研究进一步提示了RET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致癌机能。

  摸索出基因检测方法

  在此基础上,陈海泉肺癌研究团队对936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包括EGFR、KRAS、BRAF、HER2、ALK、RET在内的全面的分子诊断和分型分析,发现有1.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RET融合基因,并且这些患者表现出不吸烟者多见、低分化为主等一系列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同时,RET融合基因与其他已知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亚型相互独立、不相重叠,进而可以将RET融合基因定义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一项新的分子亚型。

  团队还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高效、准确、低廉的RET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基于表达不平衡的RET融合基因检测”,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陈海泉教授表示,目前国际上已有数种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可能为对具有RET融合基因的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该研究对RET融合基因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准确描述,以及高效RET融合基因分子检测方法的方明,将为这些药物的后期临床试验的实现发挥巨大的价值。

  《临床肿瘤学杂志》在其编辑述评中写到:非小细胞肺癌中RET融合基因的发现令人兴奋,不但增添我们对这种恶性肿瘤背后机制的深入了解,还将可能为这一类型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进步将使得对患者的诊断更加便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