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抗战年代的仁济故事(一):抗战前的辉煌

2015-08-31 10:51:08仁济医院
栏目关注:

  ?1926年5月14日,上海有位极为富有的英国侨民雷士德(Henry Lester)病故,他生前立遗嘱规定留给仁济医院100万银元用于重建新院,同时将四处房地产赠予医院,其收益指定为补助医院开支之用。时任院长的帕德森(J.L.Paterson)成立了医院建筑委员会,使用这笔资金历时三年建造了一栋宽敞的新院舍。

  1932年元旦,新院舍竣工启用,建筑总面积为13808平方米。医院的英文名称为“雷士德中国医院”(Lester ChineseHospital),亦叫“雷士德华人医院”,中文名称“德和医院”(因雷士德设立的公司为德和洋行),正式名称仁济医院。该院名请时任医院董事、书法家王一亭先生书写,镌刻于大楼前墙上。

  原打算举行一个隆重的开幕典礼,但因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一·二八”事变而取消。新楼启用时,开设200张床位。按原设计每层楼60张床位,分东西两个病区,各设30张病床。一层楼和二层楼为男病房,其中外科占三个病区,内科占一个病区,三层楼西病区为产科,东病区及四层楼为女病房,其中内科、外科和妇科包括小儿科各占20张床位。门急诊设在大楼一层和二层的东部,手术室设在大楼四层的中部。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临床研究部及化验室设在五楼的中部。中外医师职工宿舍也在院内。

  1934年,医院病床增加至250张,仁济医院从此进入全国大医院的行列。这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外医师前来医院工作,包括外科的叶衍庆、兰锡纯,内科的钱建初,妇产科的李文等。此外,五官科、齿科、皮肤科均已开设门诊,由特邀专科医师兼职主持,放射科已有两台X光机,供透视和摄片用。此为仁济医院重建后的全盛时期。

  但是,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着当时的上海。当时医院开展的手术大多为阑尾切除、腹股沟疝修补术,痔核切除和截肢手术四种;由于经常发生各种战事,所以四种手术中以截肢手术的数量占首位。这时的外科主任为英籍开德医师(Dr.Catar),后来特邀英籍医师兰生(Ranson)经常来仁济医院查房,并开展了胃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乳房癌根治术和甲状腺亢进部分切除术,兰锡纯医师做兰生医生的助手,虽病例不多,但在当时的中国,仁济的医疗水平已属水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