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国产骨科机器人手术误差不到1毫米 世界首例

2015-12-17 16:04:46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15年10月14日,田伟率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辅助齿状突骨折固定术,为一位61岁齿突骨折-Ⅱ型女性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共耗时5小时30分钟,出血量仅50毫升,术后效果满意。

  人的看和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机器人就不同。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田伟教授介绍,技术是人控制,技能会被超越。

  机器人也会做手术,近年来,不少大三甲医院都有引进达芬奇机器人。它能使手术更加精准、创伤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既避免了传统开腹进行腹部肿瘤根治术带来的创伤,又克服了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局限性,给外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达芬奇机器人是一种“动作模仿机器人”,机器人机械臂的运动模式与医生保持手眼一致、手与器械端运动一致,实现医生对器械的有效控制,尤其在狭窄解剖区域中机械手比人手显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机器人的“眼睛”是一部三维、高分辨率的立体腔镜,可获得放大5倍的高清晰立体图像,获得如开放手术般的定位,并实现术中实时信息的整合显示。

  但是,这种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也仅仅适合于表面软组织手术,并不适于骨科手术。

  2015年10月14日,田伟率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辅助齿状突骨折固定术,为一位61岁齿突骨折-Ⅱ型女性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共耗时5小时30分钟,出血量仅50毫升,术后效果满意。

  这款骨科手术机器人有多牛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田伟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2年的刻苦攻关,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

  “世界范围内,应用于骨科的机器人有3种,我们是第4种,并且超越了前3种!”田伟院长说,国外目前的3种骨科机器人中,两种主要用于骨盆,还有一个用于腰椎,而腰椎以上几乎没有涉猎。这是因为,人的脊柱越往上骨头越细,还有脊髓,所以操作起来风险性极大,对精度的要求也就更高,可以说,田伟院长率领的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和动物实验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该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厚度),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田伟院长表示,以3D影像导航与手术机器人为基础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创造了内部三维结构观察、动作引导跟踪、测量的新技术,改变了手术方式、复杂结构手术的关键帮手、常规手术质量提高、促进CAMISS微创技术的进步,智能骨科手术将是骨科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