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搅局式创新?社会办医至少还有10道门槛

2018-04-23 23:09:33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全国社会办医机构已超过44.6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5%;全国社会办医院已经达到1.8万家,占医院总数的60%,并且还在以平均每年2000家的数量增加,但总体市场份额仅占10%,表现出规模小、单价低、竞争力不足的特点。

  “目前,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都被放在三级医院治疗,导致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始终未走出‘倒金字塔’困局。搅局式的创新,可以把标准化的疾病、手术、常见病、慢性病从三级医院剥离出来,费用低、性价比高,并采取新兴技术实现对疾病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医改不断深入,政策不断出台,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将出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医院“人、财、物”分开、医生自由执业等改革措施仍是桎梏改革进程的一道道门槛。如何打破僵局?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展遇瓶颈 市场份额仅占10%

  我国拥有着最为庞大的患者群。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院门诊量达76亿人次,且仍在不断增长。我国2.5万家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仅为7%,却占据了门诊服务量的45%,且800张以上床位的大型医院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此外,在某公众号发布的中国大医院门诊量排行榜上,上榜的大医院中,年门急诊量超过400万的医院达到了20家,其中超过500万的达到了5家。这些上榜的大医院大多是分布在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

  怎么破?

  对此,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只有引入社会力量,让社会非营利组织发挥更大作用,政府从“家长”转变为“管理者”,减少或放弃直接控制和干预的权利,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管理医疗行业,才能打破目前现状。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自新一轮医改以来,社会办医尽管遍地开花,但公立医院依旧人满为患,专家号更是一票难求。

  对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表示,目前,我国仍以公立医院为主,社会办医为补充,国内医疗,特别是在专病专科方面,无法满足部分患者需求。

  据统计,全国社会办医机构已超过44.6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45%;全国社会办医院已经达到1.8万家,占医院总数的60%,并且还在以平均每年2000家的数量增加,但总体市场份额仅占10%,表现出规模小、单价低、竞争力不足的特点。

  从规模上而言,民营医院以百床以下为主,500床以上民营医院仅占民营医院数量上的1%,民营医疗更多的是小诊所、小综合。

  造成上述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诸多行业论坛及会上,许多业内将社会办医动力缺乏的原因归咎于硬件配置。在他们看来,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需要省级或国家卫计委规财处司核发配置证后方能采购。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资金都是投资者投入,对投资者而言,会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及市场需求购置。但是每省都有大型医疗设备计划配置数量,且基本上都给了公立医院。如此,缺乏设备限制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障碍。

  同时,壮大全科医生队伍、推进社会办医,人才问题也是一大掣肘。如何让更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主动投入到非公立医院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关键

  要知道,作为医疗行为的直接施行者,“专家”是大型三甲医院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名医,更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患者与信誉保证。作为中国最优质医生群体的培训者、拥有者,靠着丰富的专家资源,大型三甲医院也拥有了充足的患者人流量及收入,对于优质医生有着近乎魔咒般的吸引力,如此循环下去,中小型医院是将会面临“大树之下寸草不生”的窘境。

  如今,优质医生的培养、就业依赖于大型三甲医院,一旦去了民营医疗机构,就意味着此生与三甲医院绝缘或者上升机会渺茫,导致大量医学毕业生并没有从事医生而转向医药销售等行业;另一方面,一旦进入三甲医院,实际上相当于成为了医院的员工而非独立行医个体,科研、晋升、事业编制等手段如枷锁一般导致优质医生被捆死在少数医院,流动极其困难。

  除了高素质医疗人才的缺乏,无法实现医保报销也成为了制约部分民营医疗发展的瓶颈。有业内人士曾经坦言,当前民营医疗遇到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市民对民营医院不了解,另一方面,医保报销是阻碍患者寻求治疗的重要因素,很多患者通过了解后本来对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很满意,但是一打听医保报不了,就放弃在民营医院治疗的念头了。

  社会办医氛围已初步形成气候,但仍需政府和行业各界的共同推动,在设备、资金、人才的共享和流通之下,社会办医必将提高医疗健康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真正做到惠及百姓。

  差异化竞争 打响地盘保卫战

  事实上,为打破公立医院垄断的局势,推动社会办医的发展,近几年,国家在政策层面不断松绑,为社会办医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2017年5月16日,《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称,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鼓励全科医疗、中医药、前沿医疗专业化服务。强化政策支持,严格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强化组织实施;

  时隔3个月,2017年8月8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文,在《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中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已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宁疗护中心等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制定独立设置的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等机构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拓展社会投资领域,推动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全面贯彻落实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分级诊疗政策,的确为非公医疗机构带来了希望和机遇。

  正如郝德明所言,中国社会办医疗结构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端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在国家社会办医政策的持续放开和鼓励下,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办医在全国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十九大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社会办医不仅是医疗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社会办医的顺利与否,关系到医改的成败。

  “公立医院改革永远在路上,社会办医的发展自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社会办医数量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引起白热化竞争,优胜劣汰局面就会出现。当社会办医的竞争性更强,淘汰率也会相应提高。”而‘评信用、评星级’则是促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软约束力,可以推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郝德明强调。

  在政策的引领下,释放社会办医潜能显得不容忽视。如此下去,未来,所有非公立医疗机构就能与公立医疗机构两分天下?

  想想还是太过天真。

  对于任何一家非公立医疗机构而言,前方的路还是有些崎岖的。不仅前方有狼,背后还会有虎。非公立医疗机构不仅会面临公立医院的打压,还会引来同类型企业间的竞争。

  因此,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自身的战略不容小觑。

  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用“搅局式的创新”,简化医疗过程,提高性价比,创造社会办医的机遇。例如,把标准化的疾病、手术,常见病、慢性病从三级医院剥离出来,采取家庭式管理,或者慢病采取网络治疗模式来做。在规模经济效应上,为患者提供更多、更经济的选择。

  “自2009年我国启动新医改以来,政府一直强调强基层,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基层不仅没有强大,反之,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蔡江南教授表示,在医疗健康领域中,搅局式创新表现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无论从政策、技术,还是商业模式上看,搅局式创新和国家医改的方向都是一致的。目前,特别是在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大型三甲医院垄断了大量的资源和患者。搅局式创新将改变这一现状,利用大量出现的新技术,给予患者更多性价比高的选择,向患者提供简便、便宜的产品服务。”蔡江南说道。

  在IQVIA管理咨询部相关负责人看来,寻找海外资源可作为助力国内医疗机构发展的一种选择途径。

  据悉,外资医疗资源嫁接入中国由浅入深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链接海外资源、海外合作共建、深度投资布局、外资重资自建。例如。泰康与翰霍普金斯按模块按需求建立合作关系,内容包括跨境医疗和人员培训等,灵活度较高;新里程医疗集团和邵逸夫医院通过轻合作的模式链接到美国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院竞争力;嘉会医疗依托国际化的背景,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调动多方资源,解决战略规划、人才构建、治理模式、客群吸引等关键问题。经过9年的探索和发展,嘉会将美国模式落地中国,服务于中高端人群,搭建三级网络,品牌价值出现,为社会办已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

  “随着各方的实践和摸索,未来优质私立医疗将逐步向综合医疗网络发展,以满足高净值人群的多维度医疗需求。”该人士表示。

  在医保报销方面,IQVIA管理咨询部负责人邵文斌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3次提及“保险”关键词,并强调要把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有效衔接起来,放大资金效应,让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得益于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利好,保险业在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群需求越来越分级,商业保险将成为医保的重要补充,通过满足中高端人群便捷、人性化、高价值的医疗卫生需求,深度参与到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改革中,例如,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剖析患者需求和医保趋势、覆盖创新药物和疗法、慢病治疗和成本控制等。”邵文斌补充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