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郭立新教授:20年来,中国糖尿病防治发展有目共睹

2020-05-20 16:40:3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回顾20年来中国糖尿病防治的变化与发展,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的糖尿病管理动向,展望未来。

  2020年的到来预示着新世纪头20年的结束。

  这20年中,中国的大众健康事业获得了巨大成就,居民预期寿命、身体素质相比世纪初都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另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却像萦绕在国人身边的阴霾一般,始终挥之不去,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从二三十年前人们眼中的 “新鲜事物” 、 “富贵病” ,到现在超一亿的全国患病总人口,糖尿病已成为了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糖尿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回顾20年来中国糖尿病防治的变化与发展,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的糖尿病管理动向,展望未来。

  据郭教授回忆,20年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远少于现在。“我们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是在90年代以后,2000年之前糖尿病还比较少。 “数据显示,80年代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不足1%,2001年也仅有5%左右。然而,当时国内糖尿病迅猛的增长势头已经显现。”2000年以后,我们国家糖尿病又出现了一轮的爆发。 “再加上当时的糖尿病对中国社会仍属于新鲜事物,患者知晓率、就诊率很低,郭教授表示:”当时因为大家对这个病认识得不太清楚,很多的患者甚至医护人员认识得也不充分。所以当时治疗的达标率低,治疗得不是特别理想。 “随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居民的生活习惯开始发生变化,饮食结构向高热量方向转变,同时人均体力活动量有所下降;再加上老龄化进程的加深,综合因素导致国内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2010年代初已超过10%,患病人数超一亿人,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在郭教授看来,20年前国内糖尿病控制水平普遍不佳,除了疾病认知、治疗规范欠缺外,另一大障碍在于药物的匮乏。“20年前糖尿病的药物和现在相比确实很少,那时候的胰岛素还是人胰岛素。” 郭教授回忆,“口服药物用得比较多的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磺脲类药物也是那种经典的磺脲。”当时国内患者知晓率、就诊率低,导致大量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较严重,长期处于高糖状态,现有的口服药已无法控制,只能通过胰岛素治疗;而当时的大众对注射普遍存在顾虑和偏见,注射药物的便捷性也无法与现在相比,对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很差。

  在这一背景下,20年前新一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在中国的上市,给郭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磺脲类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药物,属于口服药里面降糖作用最强的,而格列美脲相比经典的磺脲疗效确切,心血管安全性好,同时使用方便,每天就吃一片,价格又不贵,所以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 凭借这些优势,格列美脲填补了当时国内口服药和注射治疗之间的“空白地带”,为当时大量确诊时即处于高糖或起始口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控糖强效、心血管安全性良好、依从性好的口服药选择,并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和主力药物一直沿用至今。据悉,2000年首款格列美脲在中国上市后,至今已惠及了超过1600万中国患者。

  随着新药物的应用、大众对糖尿病认知的提升,和疾病诊治管理的规范化,20年来,中国的糖尿病诊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糖尿病的知晓率现在比起20年来大大提升,民众的认知也有所增强。 “郭教授表示。尽管中国目前仍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但本世纪头几年的“爆炸式”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2010-2019年,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始终处于10%左右的水平,未出现进一步的明显上升。然而,郭教授也坦言,在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并发症防治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差距显著,还存在着巨大的进步空间: “对于并发症的发生、防治和筛查,做得还有缺陷,还不是特别够。” 对此,郭教授特别强调了糖尿病“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意义:对于健康人群,应当最大限度地预防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对于并发症患者,应当尽早发现、尽早处理,通过早期的干预控制乃至消除并发症。

  对于网上流传的类似“患糖尿病20年以上,百分百会发生糖网病变等并发症”的说法,郭教授也给出了“辟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以有效减少的。就拿今天谈到的格列美脲举例,如果患者在应用格列美脲或其他降糖药达到长期血糖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包括视网膜病变在内的多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对于避免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也有益处。” 郭教授鼓励广大患者,并发症可防可控,并不可怕,并强调了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要做到良好的体重优化,以及戒烟,还有保证睡眠,心情健康,精神健康,可以使血糖控制相对平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损害。”

  如今的社会和2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最大的变化当属互联网的应用,早已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互联网科技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价值,郭教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互联网科技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很有意义,像是指导运动,指导用药和血糖监测的软件,都非常有用。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糖尿病的治疗技术会逐渐提升,监测技术也会改善。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药物的出现,使得我们应对糖尿病变得比过去容易起来。” 例如,近年来推出的“智爱三人行”项目,通过智能设备紧密连接医生、护士、患者,帮助医生兼顾患者的院外血糖管理,有效提升了患者依从性和疗效。

  不过,郭教授最后也重申,无论时代和技术如何发展,控制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始终不能丢:“最基本的还是要做好加强糖尿病的宣传教育,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运动,同时选择适合的药物,做好血糖的监测和其他代谢异常指标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的监测。虽然有了新技术的出现,但也还是应该坚守这些基本原则。如果说我们把这些都做得非常好的话,每一个糖尿病病人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戴永辉福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痛、失眠、头痛、胆囊炎、胆石症、便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单纯性肥胖、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哮喘、咳嗽、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脑瘫、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发症、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下肢静脉曲张、面瘫和中风后遗症后期康复治疗等。

  • 姚欣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王志伟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动脉疾病: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髂动脉,上下肢各段动脉等),各种动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足,大咯血;静脉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压迫综合症;其他动静脉疾病:各种动静脉漏,动静脉畸形,头面部、四肢、内脏等血管瘤,各种术后血管吻合口狭窄。肿瘤介入治疗范围:恶性肿瘤如头颈部癌、肺癌、肝癌和肝转移癌、胃肠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恶性骨肿瘤、椎体转移瘤、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恶性葡萄胎等;恶性腔道狭窄(包括食管、贲门、幽门、结肠和气管);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胰头癌);良性肿瘤如鼻咽纤维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