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吃过淡水鱼生?快去查查

2009-05-13 09:1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哪怕只吃过一次淡水鱼生,都有可能感染肝吸虫病。建议生吃过淡水鱼的市民尽快到正规检测部门排查,早查早治。“近日,盐田区疾控中心为了解辖区人群肝吸虫病感染状况,采集有生吃淡水鱼生史的自愿咨询者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少人感染肝吸虫,感染率偏高。盐田区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大多数人感染肝吸虫病可能数年没有症状,但随着肝吸虫繁殖增多,会引发胆囊炎、肝硬化等冷热病,甚至有可能变成肝癌。<br>

  哪怕只吃过一次淡水鱼生,都有可能感染肝吸虫病。建议生吃过淡水鱼的市民尽快到正规检测部门排查,早查早治。“近日,盐田区疾控中心为了解辖区人群肝吸虫病感染状况,采集有生吃淡水鱼生史的自愿咨询者血样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少人感染肝吸虫,感染率偏高。盐田区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大多数人感染肝吸虫病可能数年没有症状,但随着肝吸虫繁殖增多,会引发胆囊炎、肝硬化等冷热病,甚至有可能变成肝癌。

  只吃一次鱼生也可感染肝吸虫

  “在我们最近进行的检测中,很多被检测者称只吃过一次或很少几次鱼生,但都被检出肝吸虫。”盐田区疾控中心的专家说,看到体检结果后,被检测者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位姓刘的先生说:“几年前,有次和几个朋友吃饭,他们点了鱼生,试着吃了几口,没想到就‘中了招’。”

  在福田工作的李先生说,他以前很喜欢吃淡水鱼生,“每次吃都有人劝我不要吃,但我认为没事,一直吃了几年。前段时间看到相关新闻,于是去检测,真就感染了。现在,我正在进行治疗,主要是住院、吃药,过段时间再去复查。”李先生说:“治疗肝吸虫病的药味道难闻,很难吃。”

  专家认为,吃过淡水鱼生的市民主动“查虫”很有必要,吃一次淡水鱼生就有可能感染肝吸虫,“检测中,有人只吃过醉虾,也得了肝吸虫病”。

  家住南山桃源村的郭先生说:“我比较抗拒吃生,尤其是淡水鱼生,总觉得没熟的东西吃起来不安全。有段时间,和朋友去餐厅吃饭都点淡水鱼生,在他们影响下,我吃了几回醉虾,但没敢吃淡水鱼生。”即使这样,郭先生一直惴惴不安。他说:“一直没去查过,总觉得问题不大。看来,得抽空去查查了。”

  追求“鲜活嫩”哪种吃法都危险

  在广东,人们喜欢吃淡水鱼生和鱼生粥。不少市民虽知道进食鱼生会患肝吸虫病,但误认为芥末、酱油或醋拌食及喝酒,能杀死病菌和寄生虫,因而大吃特吃。

  爱吃淡水鱼生的食客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用酱料、醋拌过的生鱼片,其中的寄生虫卵已被杀死。一些酒家也表示,只要注意吃法就没有问题:“吃鱼生的时候吃些大蒜、生姜,再喝些烈酒,什么虫都能杀死啦。”

  记者在网上论坛看到,很多网友虽然知道吃淡水鱼生的害处,但还是认为只要注意方法,吃吃也无妨。

  网友“南辕北辙”不喜欢吃淡水鱼生,但看到有朋友吃,他决定“帮助”朋友。“那天,一班朋友吃饭时又点淡水鱼生,我实在看不过眼,现场教了他们几招:1、将白醋倒进去,浸泡一分钟,将鱼生捞出来,沥干;2、倒一瓶二锅头进去,浸泡三分钟,捞出来;3、找个干净的大盘子装起来,撒上炒熟的白芝麻,拍一大把生蒜、剪碎鲜薄荷、红指天椒丝,拌上香油、生抽,这才勉强可入口。”这名网友郑重表示,最好不要吃淡水鱼生,如果非吃不可,一定要用上好的高度白酒来送这道菜。

  这些吃法能否杀灭肝吸虫?专家说,醋、高度酒等虽然有一定杀菌作用,但并不能杀灭肝吸虫。

  七成患者急性期无明显症状

  感染肝吸虫后有什么症状,是不是等症状重些再去治疗?

  据了解,感染肝吸虫后引起的症状因人而异,轻微感染者一般无症状表现。但如果短期内食入大囊状幼虫,会产生急性感染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腹泻,出现高烧,继而出现肝肿大检查可见肝区触痛、黄疸荨麻疹,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约有30%的人会有急性期症状,其余70%没有明显症状。

  市民李先生说,他去检查时是否感染肝吸虫病时并没有什么症状,“新闻里说肝吸虫病可能引起疲惫、精神不振,但我的工作较紧张,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很难说这是不是由肝吸虫病引起的。检查和治疗很必要,医生说,两种寄生虫可以致癌,一是血吸虫,二是肝吸虫”。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是人畜共生寄生虫,葵花籽大小,寄生在人体内的肝吸虫少则数十条、多则上千条,主要寄生在肝内中等大小的胆管内,也可寄生在总胆管、胆囊、胰腺管及十二指肠。成虫吸附在胆管壁黏膜上,以黏膜分泌物为营养,在人体内的寿命约15~30年。肝吸虫生活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长角涵螺、纹沼螺、赤豆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白鲩、黑鲩、鲤鱼、麦穗鱼等)和淡水虾、蟹(细足米虾、巨掌沼虾等)。肝吸虫虫卵可随病人或病畜粪便排出体外,若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发育成尾蚴后从螺体内排出。在水中,尾蚴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蟹时,则侵入它们的体内形成囊蚴。含囊蚴的鱼或虾、蟹被人或猫、狗等吞食后再入胃肠道,在十二指肠内囊内幼虫脱囊而出,沿胆汁流动的方向逆行,经数小时便可从总胆管到达肝胆管,约经一个月发育为成虫,开始产卵。因此,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处于囊蚴期,对外界抵抗力非常强,只有专门的驱虫药或高温才能杀死囊蚴。

  专家表示,肝吸虫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肝吸虫寄生在胆管附近,其排泄物会刺激胆囊黏膜,可阻塞胆管,从而形成结石慢性胆囊炎等。在肝吸虫感染者中,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没有感染肝吸虫。如果掉以轻心,肝吸虫会躲在胆道内暗中破坏胆囊、肝脏,患者可能几年后才慢慢出现不适。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和肝肿大等症状,出现肝区隐痛、腹泻或便秘,莫名消瘦并常感到疲倦;如果长期不理睬,最终还可能诱发肝硬化、胆癌、肝癌等。

  专家提醒:虽然很严重治疗却不难

  爱吃鱼生的市民应主动到疾控中心或医院检查。检查很简单,查血和查大便就可以,只要查出血液中肝吸虫抗体呈阳性,基本上就可以确诊。肝吸虫未引起胆囊、肝脏严重损害的时候,治疗很简单,服用0.40元一片的吡喹酮药片,每次吃7片,一天三次;两天后,97%的患者可消灭体内肝吸虫,而另外3%再服药治疗,也可以治好。

  专家提醒,肝吸虫患者治愈后,千万别再吃鱼生,感染一次肝吸虫,不能产生免疫力,再吃还会感染!

  如何才能不感染肝吸虫病?首先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鱼生或未熟透的淡水鱼、虾、螺、蟹,避免“虫从口入”;二是接触生的淡水鱼虾及螺类后要洗手;三是食物煮熟、煮透;四是切生、熟食物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分开洗净使用;五是不用生的淡水鱼虾及螺类喂养猫、狗等家养宠物。

  相关新闻:吃海产鱼生也有风险

  国外生吃海产品已是一种习惯。疾控中心专家说,在国外,海产鱼生大多选择深海无污染海域的鱼类做原料,凡生吃的东西,都有严格标准。国内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生吃食品的检验和操作标准,国内海产鱼生也存在一定程度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由于部分海域受到污染,导致海洋生物也感染了细菌,这些细菌如果高温烹煮即可杀死,但如果生吃带菌海产品,则容易感染。

  公认生吃最安全的三文鱼很容易被“异尖线虫”感染,人体如果感染,寄生虫会侵犯胃肠壁和其他脏器,破坏人体营养吸收能力,增加胃肠负担。这种虫长期流行于喜欢进食鱼生的日、韩、法等国。

(实习编辑:杨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