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3岁前是自闭症发现治疗黄金期

2010-04-03 09:01:00深圳新闻网
栏目关注:

  我市将出台内地第一个专业指南

  由于患者在增加,自闭症康复训练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因早期干预往往需要“一对一”的训练,而我市两三家政府办专业康复机构几乎人满为患,很多患者要排队等待康复训练的“学位”,于是社会上出现了20来家民办机构,但水平、师资、设置等参差不齐。

  记者采访中得知,为了规范市场,由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市残联共同牵头,将于近期出台《孤独症的诊疗康复技术规范》,这将是内地第一个关于自闭症诊疗与行业管理标准指南,对社会机构设置准入标准、加强行业管理,并在业务督导等方面进行要求与规范。

  应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自从孩子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为了照看孩子,程女士开始每天只工作半天。孩子5岁时,她不得不辞了工,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每月的3000多块钱,积蓄已经花光,还欠着亲友的债务。好在孩子在母爱的润泽下康复效果不错。去年程女士想让7岁的孩子读书,但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多次碰壁之后,终于有一家学校同意了,可程女士高兴劲还没过,学校又很快反悔。难道孩子将一辈子被学校教育拒之门外?自己老了,孩子怎么办?程女士忧心忡忡。她希望能将自闭症纳入大病门诊,减轻负担,能让孩子接受教育。

  采访中发现,几乎每个自闭症孩子及家庭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随着孩子日渐长大,母亲通常都会辞去工作帮孩子做康复训练,但这又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此外,由于家庭训练是一种个性化的训练,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适合孩子的实际状况,而这种训练又是长期的,时间、精力、经济的投入都很大,加上孩子每到一个年龄段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训练计划也必须相应而变,对家长的耐心与坚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由于症状的影响,患者在走入社会、进入学校时,要面临非常多的困难。

  卢建平认为,自闭症是慢性的、终生的疾病,且致残率很高,社会应高度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将他们纳入保障体系。残联、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也要合作起来,促进患者回归社会,而不是让个体家庭在拼命地挣扎。她同时呼吁深圳应尽快启动儿童自闭症流行病学调查,以便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责任编辑:期俊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求医就诊小贴士第26期:妊娠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应该定期看看营养科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