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乳腺炎中药煮法配方

2023-12-01 02:09:3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乳腺炎在中医上称为乳痈,是由于乳腺导管堵塞、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硬块等,严重时可伴有畏寒、高热等症状。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若出现上述症状,则需停止哺乳,并及时就医治疗。

乳腺炎在中医上称为乳痈,是由于乳腺导管堵塞、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硬块等,严重时可伴有畏寒、高热等症状。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若出现上述症状,则需停止哺乳,并及时就医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有瓜蒌、半夏、黄芩、栀子、知母、柴胡、赤芍、天花粉、浙贝母、蒲公英、漏芦、金银花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配伍后内服或外敷。但具体的用法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一、内服

1.肝郁痰凝证:乳房结块疼痛,边界不清,且伴有乳汁排泄不畅,以及胸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状者,可以使用川穹、当归、生牡蛎、茯苓、夏枯草、香附、陈皮、橘叶等中药配伍服用,起到疏肝解郁、消肿散结的作用。

2.热毒壅盛证:除以上证候以外,还伴有恶寒、发热明显,以及心烦、口渴喜饮、便秘、尿赤、乳房红肿热痛剧烈、溃破流脓、口干苦、小便短少、大便于结、舌红绛、苔黄糙、脉数有力等症状者,此时则应遵医嘱应用银翘散合透热病方加减,具有清热解表、透疹外出的功效。

3.正虚邪恋证:除以上证候以外,还伴有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差、自汗盗汗、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等症状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薏苡仁、冬瓜皮、浮萍、蝉蜕等中药材配伍煎汤口服,以达到补益正气、调理脾胃的目的。

二、外治

1.早期未化脓者:通常采用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瓜蒌、红根、野菊花、蒲公英、银花藤、连翘、紫花地丁、皂刺等中药材研成粉末调和后敷于患处,可每日换药一次。

2.已溃破化脓者:可将已经成熟的脓液排出后,再配合其他药物继续外敷治疗,如青黛、轻粉、冰片、珍珠、芒硝等制成膏剂外涂,能够促进创面愈合。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食方面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